菜篮子“变形记” ——临沂北城新区农贸生鲜新业态火出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10:46 1

摘要:琅琊新闻网讯3月13日,在BRT广州路站值班的售票员刘女士,开心地享用着生鲜速达带来的便利:“从下单到吃上热饭,共12分钟。并且全家人晚餐需用的食材,也一单解决了。这对我们公交一线工作人员而言,真是太方便了!”

琅琊新闻网讯 3月13日,在BRT广州路站值班的售票员刘女士,开心地享用着生鲜速达带来的便利:“从下单到吃上热饭,共12分钟。并且全家人晚餐需用的食材,也一单解决了。这对我们公交一线工作人员而言,真是太方便了!”

日前,北城新区居民的菜篮子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全省第一家“集约式线上农贸市场生鲜速达”已深入百姓生活,每日服务2000多个家庭,为居民提供全新便捷的生鲜采购体验,让他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享受到“一键到家”、送菜上门的生活便利。

>>>小程序,撬动大民生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是百姓幸福指数的“试金石”。

北城新区拥有30个城市社区、181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约45万,共配套1个大型农贸批发及农产品冷链市场、1个综合性大型农贸零售市场和6个中小型农贸市场。2014年12月启用的军联农贸市场,是北城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型农副产品零售市场,共有13大功能区、400个摊位、上千个品种。金玉祥和、柳青河、大官苑、秀水、北环农贸市场及茶山便民综合市场分地段布局、各有特色。

军联农贸,作为北城新区最大的“菜篮子”,在全省农贸市场新业态转型中,成为第一个开辟农贸“线上新赛道”的市场。

从“叮咚卖菜”到盒马鲜生,目前国内的生鲜头部企业均为单店运营模式。“生鲜线上销售单店模型,在国内已运作成熟。直接借鉴使用,每月成本仅几千元。只需小成本建设前置仓、找好货源,就可以产生新利润。”市场新业态平台的研发者告诉记者,“但如此一来,市场的传统商户会受到很大冲击,更加步履维艰。”

在新旧业态转换的赛道上,军联农贸在供应链新业态创建伊始,就提出了“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

“400多个摊位,背后就是400多个家庭;大部分商户双方父母均在农村,需要赡养。这1000多个家庭的饭碗需要夯实,市场一定要带着他们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市场的管理团队表示。

市场投资200多万元,历时2年,参照国内前沿技术,研发了全省首个“大型集约式线上生鲜平台模型”,成功打造出全国领先的线上农贸平台——“郁鲜生”生鲜速达。市场400家店全部上线,实现了线上和谐共营,并同步开发了国家版权局确认的“客户端订单追踪”“生鲜配送库存参数预警”“生鲜骑手配送任务分配优化”等4个专利软件。这一即时配送平台的成功开发应用,是国内传统农贸市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更是临沂数字化发展战略在民生方面的新突破,增强了城市的民生保障能力。

军联农贸的“变形”,裂变出线上、线下两大市场。通过集约式供应链的整合,突破了传统线上外卖平台普遍存在的“两套价格”现象,真正做到线上、线下一个价,甚至直接实现了热销单品价格的降低。

>>>新平台,托举市场成交量

小董,一位来自蔬菜种植大县兰陵县的菜农,因故未能“闯上海”,成了市场的骨干商户。为了让蔬菜有个好销路,他曾夜不能寐地想了很多办法:直播、团购,直至雇人送菜,都因为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而一次次放弃……如今市场却把他们想干而干不了的,全变成了现实!

一听到App的入账提醒,小董的眼眶就忍不住湿润起来:“市场给了我们最可靠的保障。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大伙有信心早日把临沂的菜卖到全国去!”他道出了市场400多家经营户的共同心愿。

不仅货款实时到账,而且市场不提取一分钱,全归商户。军联农贸市场耗时几个月,在众多支付平台中大海捞针般选定了一家央行担保的互联网支付机构,是看中了它的分账功能:买家在平台付款后,平台会笫一时间实现自动识别分拣,将货款迅速转到不同商户的钱包中。

2024年1月1日上线试水,同年7月正式推广,距今短短8个月,“郁鲜生”用户已逾10万,日成交量达2000多单并稳步上涨。

>>>大数据,成就“时速供应链”

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大爷大妈已把市场打扫得干干净净;00后“山风小哥”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种植网红与时蔬买手保持热线联系,适时调整种收品种及数量;时蔬买手,则千方百计为市场寻找最优质的绿色货源,及时补给供应链;市场管理者,已跨界研究起“GB”农残检测系统与有机蔬菜种植;线上研发团队,竟办起了市场“商学院”,承担对400多家、近1500名经营者的大数据、新媒体、供应链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临沂的城市定位,承担着长三角主要城市生活供应基地的职能,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024年9月,在“郁鲜生商学院”的成立大会上,市场管理者达成了共识。他们将全国生鲜的大数据调研、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及北城居住情况、市民需求点等,分阶段对经营户进行培训,每期半个月,目前已进行了两期集中培训。

市场变线上、线下“AB”版,菜农变种植网红,商户变时蔬买手,市场变时速供应链;社区闲散青年变“山风快送”小哥,退休的大爷大婶摇身一变,成为市场“超级保洁”;下班跑菜市场的白领,变为立时回家做饭的“幸福党”……

一场由新业态引发的“变形记”,已是锐不可当!

>>>菜篮子,一键“装满”百姓幸福

当“山风小哥”清晨把一捧分装好的芹菜苗、紫苏叶、苋菜与茼蒿送到家门口的时候,81岁的付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这菜新鲜得都能掐出水来,真像我刚从自家地里拔的!”

说起生鲜速递,钱女士感慨万千:“爸妈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每次出门买菜,我们都提心吊胆。工作忙又不能天天送菜,老人总也吃不到新鲜蔬菜。如今换着花样,把老人爱吃的瓜果蔬菜、海鲜、面食等一键装满购物篮,半小时即可到家。现在每天上午十点多,爸妈都准时收到当天新鲜的食材,甭提多开心了!”

一个小程序,解决了民生大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北城新区45万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的有近4万人,且绝大部分与子女分开居住。“菜篮子速递,让我们瞬间实现了一键孝养父母!”钱女士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真的特别感谢军联农贸便民新业态的出现,感恩小程序的设计者。”

春和景明的三八节,朴园小学的李老师收到一个大大的惊喜:装满了缤纷时令水果与鲜花的精致果篮送达了她面前,卡片落款:一颗桃李——原来这是“郁鲜生”鲜花、水果摊位共同接单设计的生鲜“私人订制”。“下单的人,想表达对少年时代老师的感恩,又不愿透露姓名,拜托我们设计一款传递温暖的生鲜作品。”于是,一张无比温馨的手绘贺卡就这样被创作出来,藏在红苹果、黄芒果、绿葡萄、蓝玫瑰中饱含着满满真情,李老师感动得湿润了眼眶……

一个普通的农贸市场,通过数字化转型及业态升级,完成了由“茧”到“蝶”的彻底蜕变。并开始向AI营销、有机种植及“一带一路”农副产品进出口等领域进军……用不了多久,市民就能一键享用到有机果蔬的“一键直达”。

从生鲜“一键入户”,到友情“一键直达”,再到子女的“一键孝养”——一条覆盖了方圆57.6平方公里、近50万人口的生鲜供应链,散发出生生不息的烟火气,成为城市蜕变的“奏鸣曲”。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月媛

来源:临沂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