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街坊,您知道现在网上最怕啥吗?就是突然被陌生人私信,说你朋友圈的那句今晚月色真美是在暗示什么暗号!我端着奶茶蹲在小区长椅上,刷着手机里刚看到的新闻——某网友因吐槽生活不易被举报传播负能量,账号直接被封。正感慨着,隔壁王阿姨突然插话:要我说啊,这事儿跟咱们老
各位街坊,您知道现在网上最怕啥吗?就是突然被陌生人私信,说你朋友圈的那句今晚月色真美是在暗示什么暗号!我端着奶茶蹲在小区长椅上,刷着手机里刚看到的新闻——某网友因吐槽生活不易被举报传播负能量,账号直接被封。正感慨着,隔壁王阿姨突然插话:要我说啊,这事儿跟咱们老祖宗那会儿写诗惹祸可像多了!
您别说,这事儿还真有可比性。今天就跟您唠唠清朝那个著名的一柱楼诗案,看看古人是怎么把写诗玩成了生死游戏,连已经去世的人都不放过!
科举奇才的命运转折
徐述夔这个名字您可能没听过,但要是放在现在,绝对是个学霸人设。17岁就考上秀才,放到现在相当于高考状元!可这位老兄偏偏在考进士时写了一句:礼者,君所自尽也。您品品这句,是不是像在说皇帝就该以身作则?结果被考官揪住自尽俩字,硬说是在诅咒皇上短命!
这就跟现在网友吐槽老板就该自己加班被判定职场暴力似的——你说的是事实,但人家听不懂你的潜台词。
祖传诗集引发的灭门惨案
更绝的是徐述夔死后,他儿子整理的《一柱楼诗集》彻底成了致命遗产。里面随便翻两句都能被曲解:江北久无干净土被说成怀念明朝,明朝期振翮被歪曲为要造反。最搞笑的是旧日天心原梦梦,本来是感慨理想破灭,硬被解读成讽刺清朝篡位!
这操作简直像现在有人发朋友圈:从前慢,结果被举报怀念文革。更惨的是,连印刷厂老板、书店伙计都跟着遭殃,简直就是古代版举报产业链!
清官也躲不过的连坐
当时江苏的陶易知府是个清流,看到蔡家诬告直接撂狠话:这案子我不管了!结果呢?乾隆直接把他咔嚓了,连病危都没放过。这剧情就像现在部门领导说这事不归我管,结果公司直接把整个部门裁了!
最讽刺的是刘墉大人,这位罗锅宰相本想息事宁人,结果反而被卷进去。看来在权力面前,谁都不是赢家。
文字狱进化史
清朝的文字狱就像现在的敏感词检测,只不过古人更狠——您写清风两袖要说成廉洁奉公,写明月清风要改成盛世祥瑞。现在微信发个躺平都要小心,更何况是写诗呢?
举报文化的祖师爷
蔡家为了抢地皮,硬是把徐家祖坟里的诗集变成罪证,这不就是古代版钓鱼执法?现在网上有人专门扒人十年前的微博,还真是古今同款操作。
官场甩锅的永恒套路
乾隆处理这案子就像现在公司老板甩锅:都是下属的错!结果从知府到书吏,连扫地的都被罚,完美诠释了锅砸所有人的官场生存法则。
打工人的历史启示录
去年我在出版社当编辑,有个实习生把客户是上帝改成客户即爹妈,结果被总监骂得狗血淋头。您说这跟徐述夔写君所自尽有啥区别?都是说实话惹的祸!
更别说现在自媒体时代,随便发条吐槽都可能被跨省抓人。看看徐家倒霉样,是不是觉得沉默是金才是保命哲学?可问题是,当大家都沉默时,谁来监督权力呢?
各位看官,您觉得要是换作您穿越回清朝,能写出既安全又有深度的诗吗?比如把反腐倡廉写成清风正气满乾坤,把民生疾苦说成黎庶安康歌盛世——这样既能显文采,又不会触霉头。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现在虽然不用担心剖棺戮尸,但网络暴力同样可怕。那些躲在屏幕后的正义使者,是不是比古代的文字狱更可怕?毕竟您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就像徐述夔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句诗会要命一样。
最后送您一句古人的智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下次再想吐槽时,不妨想想——您是在表达观点,还是在制造爆款?毕竟历史告诉我们,太真实的文字,从来都活不长。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