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特别篇】了解当年央视“熊出没”的故事,你才懂93阅兵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7:55 1

摘要:更关键的是,这场超级盛典,他们看到的将不只是一场盛大军事盛会和工业科技博览会,还有最后一批抗战老兵,终于等来了中国主导的战后历史叙事开始重新归位。

九月三号越来越近,有些人越来越急。

因为九年前的中美南海对峙,美军就领教过忽视中国阅兵是什么后果。

所以日本到处喊话他国不要参加中国93阅兵,懂王当天跑去会见否认苏联二战历史的波兰政客。

更关键的是,这场超级盛典,他们看到的将不只是一场盛大军事盛会和工业科技博览会,还有最后一批抗战老兵,终于等来了中国主导的战后历史叙事开始重新归位。

在外国网友眼里,有两大中国顶级盛典年年都被拿来和全世界比较,而且永远是碾压式的存在。一个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另一个就是解放军阅兵踢正步。

还有外媒本想给中国阅兵加上阴间滤镜,却意外增添了威严肃杀的色彩,一夜爆红,给解放军圈粉无数,导致很多国家军队都转型了中式正步。

总之,不管某些人来不来,全世界有无数人都在热切期待、喜闻乐见这场时隔六年的超级军事盛典。

可有人就说了,阅兵不过是花里胡哨的表演,所以美军根本不在乎阅兵。这种说法,属于既不懂阅兵,也不懂战争,更不懂美国。

前几天,一位即将参加这次93阅兵的一级军士长接受采访说,这次阅兵的装备,随时可以从演训场开赴阅兵场,从阅兵场开赴真正的战场。

这话我们听了振奋,可美国人听了却紧张。因为九年前的中美南海对峙,美国人就领教过忽视中国阅兵的后果。

那是2016年7月的某天,央视莫名其妙播了一下午的熊出没。

而此前的新闻也只轻描淡写一句:南海方向战云密布,火箭军和海军展开联合行动,火箭军某基地接到联合作战指令,数十枚新型导弹引弓待发。

听语气,还以为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军事演习,后来才知道,是中美两国南海对峙把全世界往战争边缘极限的晃了一圈。

这一幕就像,冲锋陷阵的妈,打开电视调到动画片频道哄好娃,只身提刀上战场!

当时菲律宾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不断炒作2016年7月12日的南海仲裁案,美日澳印组成亚洲“小北约”在南海连番挑衅。

最后美军提前一个星期出动两个航母战斗群,十几艘军舰,100多架战机,全副武装逼近中国南海海域。

中国则宣布进行一周实弹军演,辽宁舰单刀赴会,三大舰队精锐尽出,4位上将坐镇一线,水面100多艘舰艇展开阵型。

空中数十架战机随时待命,陆地航母杀手东风21D导弹引弓待发,甚至连水面下最后的王牌战略核潜艇都从基地神秘消失了,全军进入战备。

没想到仲裁结果正式出炉的当天,央视放着一天熊出没,老百姓晚上照常喝着啤酒撸着串,南海方向的风云变幻,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南海仲裁案沦为无人搭理的国际笑话。

最后还是美国媒体披露,原来是保持静默状态的美军航母已经被中国发现,眼看就要变成东风导弹移动的靶标。

白宫不得不默默下令撤军,还把擅自下达开战命令的太平洋舰队司令给打入冷宫,一场大战危机化为无形。

其实早在2015年抗战七十周年阅兵时,东风21D航母杀手就已经亮相了,可美军偏偏不信中国真能探测到两千公里外的航母,才敢在南海主动出击。

所以美军航母坐标一暴露,白宫就知道这仗的确没法打了。

美国反应不过来,并不奇怪,南海对峙之前,中美无论是1993年银河号货轮被扣押事件还是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海上对抗都是中国忍辱负重。

没想到一直在韬光养晦,默默搞定了全球定位和侦察卫星系统,不但能针锋相对与海上霸主大规模对峙,还在茫茫大海中精准锁定美军航母,一锤定音,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避免了一场家门口的战争。

此后,美国再也没有在南海进行大规模对抗,甚至把主要装备从第一岛链撤回第二岛链,可关岛快递东风26又出现了。

今年93阅兵更先进的东风27据说也即将露面,射程横跨半个太平洋,直达夏威夷,让喜欢堵在别人家门口的美国航母再也不能在西太平洋耀武扬威了。

总之,阅兵是亮牌、演习是套招,双方每时每刻都在试探,不用真正出手就已经知道对方的分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可即便说到这里,也还不足以概括咱们这次进行阅兵的意义,因为在现实中没捞到便宜的美国,已经把战场延伸到了全世界190多个国家的历史课本上。

八月份,美国驻华使馆在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声明里,只字不提中国3500万军民用血肉牵制了70%日本陆军的历史,反把太平洋战争写成"美日甜蜜牵手终战"的言情剧。

他们向广岛"致敬坚韧",却对日军南京屠城30万、731部队的暴行视而不见,把军国主义犹存的日本洗白成和平使者,再把美日同盟包装成"自由灯塔",把历史变成了现代大国博弈的新战场。

历史是连续的,历史是前后呼应的,历史是带着惯性滚动向前的,二战奠定了影响今天的国际秩序。

修改对二战历史记忆,就像黑客作弊改变时代的底层代码,修改当今国际秩序底层规则,是大国博弈的隐形杀手锏。

不要以为这是特朗普原创。实际上,二战刚刚结束,美国就带着日本根据自己的需求打扮起了历史。

当时日本刚刚投降,作为驻日美军统帅和后来志愿军的手下败将,麦克阿瑟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控制日本。

为此,他选择保留天皇这个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不送上审判席。同时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也从军方机构独立成为民间组织,二者构成了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精神支柱。

于是,大批日本战犯出狱后重新进入战后日本政府。天皇、靖国神社、重新掌权的旧日本官僚,使得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被美国把合法性牢牢控制在手里。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同时遏制苏联与中国,一方面推动中国台湾当局放弃清算二战责任,放弃战胜国权利,与日本组成第一岛链的联盟。

与此同时,美国将中国抗战排除在主流叙事之外。美国学界二战研究论文中,不但把二战欧洲转折点从斯大林格勒变成诺曼底登陆,而且淡化中国战场价值。

研究中国的战争论文不足5%,为的就是渲染美军在二战各大战场的“决定性”作用,在美苏争霸中,体现自己全球老大的法理性。

事实上,中国战场不但牵制了日本陆军约70%的兵力,还歼灭了日军二战伤亡总数的70%,锁死了日本的战争潜力,才让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打得游刃有余。

可偏偏中国抗日题材想上大荧幕难上加难,反而是宣传美国宏伟战绩和渲染日本受害者形象的电影大量畅销全世界。

如今,抗战胜利已经八十周年,随着国内抗战老兵、侵略受害者逐渐凋零,美国主导,日本篡改二战叙事的“认知战”更加具有迷惑性。

目的与否定苏联二战贡献来打击俄罗斯一样,也是削弱中国主导全球治理的历史合法性,抵制中国构建从上合组织到金砖银行、一带一路等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从而在理论上限制中国的发展上限。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抗日战争不是孤立存在的,既奠定了中国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棋手位置,也是1840年到1945年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有悲剧因素的总爆发。

当初正是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日俄战争以及后面的二十一条,每一次都从中国身上直接或间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形成了路径依赖最终彻底释放侵华野心。

到了1949年前夕,中国已经一穷二白,工业体量只相当于鸦片战争时的英国,1810年的美国以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平均落后列强100年。还不如印度,给每个人打一把锄头都不够,却还要面临比苏联还要严格的封锁。

而此时的欧美,曼哈顿的摩天大楼高耸如云、冰箱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福特发明的流水线早已普及、德国的全自动生产线已经出现,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IBM公司转型小型电脑,信息技术时代即将来临。

于是从抗美援朝开始,我们一战打出国际地位,然后研发两弹一星,建立起了美苏之外第三大核武体系,建立了完整齐全的重工业部门。

重回联合国,然后改革开放、加入WTO、扛过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2025中国制造转型,从鞋子袜子到飞机芯片,不靠对外侵略转嫁危机,用前三十年补完了一百年的工业落差。

又用四十年,走完了欧美一百年的现代化之路,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农业国还有第一大电力国。

几乎霸榜了绝大多数实体产业,也成了美国眼里威胁超过苏联的最强对手,从军事政治经济科技进行全方位的围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会限制经济基础。

如果没有对全球秩序底层规则的主导权,中国就算靠航母导弹打破了物理意义的封锁线,也会有无数个南海仲裁案这样的无形国际锁链等着我们。

所以在实力的背书下,咱们选择9月3日这个由中国人自己定义而非美国说了算的日子,与几十个国家一起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纪念的不只是先烈过去的血泪,展现的也不仅仅是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还有我们对扭曲历史毫不留情的态度和引领人类未来发展无限可能的信心。

来源:小遥说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