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意思是人体阳气收敛、心神安宁才能进入睡眠。而秋季燥邪当令,最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心肝火旺或肺阴不足。孩子本身“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再加上燥邪干扰,就容易出现翻来覆去、盗汗、磨牙甚至夜惊等现象。长期如此,生长激素的分泌节奏被打乱,即便
立秋后很多家长把注意力放在给孩子润燥养肺上,担心秋燥引发孩子咳嗽、鼻炎等呼吸道问题。
但我有必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秋燥除了影响孩子呼吸道健康外,对睡眠的影响也非常大。
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意思是人体阳气收敛、心神安宁才能进入睡眠。而秋季燥邪当令,最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心肝火旺或肺阴不足。孩子本身“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再加上燥邪干扰,就容易出现翻来覆去、盗汗、磨牙甚至夜惊等现象。长期如此,生长激素的分泌节奏被打乱,即便营养充足,身高增长也可能滞后。
因此,立秋后调理孩子身体,不能只盯着“润肺”这一个环节,更要把睡眠放在首位,日常可以在饮食中加入下面3种具有宁心安神、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
一、酸枣仁——天然安神剂
酸枣仁被誉为"东方睡果",其性平味甘酸,归心、肝经,擅长滋养肝血、收敛心阳。现代研究证实,酸枣仁中的皂苷成分能调节GABA受体活性,缩短入睡时间。建议将炒制后的酸枣仁15克捣碎,与小米、红枣共煮成粥,睡前1小时食用,可有效缓解翻来覆去、盗汗等燥热性失眠。
二、莲子——脾肾双补的"睡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涩,既能补脾止泻,又能交通心肾。《本草纲目》记载其"交心肾,厚肠胃"。针对孩子秋燥引起的夜惊、磨牙,可将莲子与茯苓、山药各10克煮水代茶,或搭配银耳炖成甜汤。其含有的莲子碱成分能抑制神经兴奋性,帮助孩子快速进入深度睡眠。
三、百合——润肺安神的"云裳仙子"
百合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双重功效。其含有的秋水仙碱能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缓解秋燥引起的烦躁不安。《日华子本草》记载其"安心,定胆,益智",针对儿童秋季燥热导致的心烦、入睡困难尤为有效。推荐将鲜百合50克与莲子、银耳共炖,加入冰糖调味制成甜汤,每周食用2-3次,既能润肺降噪,又能改善睡眠质量。
【注意事项】
体质虚寒儿童可减少百合用量,搭配2片生姜调和
酸枣仁需炒制后使用,避免生用导致腹泻
莲子建议保留莲子芯,清心火效果更佳
来源:儿科刘晓鹰主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