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经常弄丢钥匙,小心认知障碍!医生提醒尽早干预,预防痴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7:34 1

摘要:家住长沙郊区的王奶奶今年65岁,一直精神抖擞。可近半年以来,她变得越来越喜欢把家里钥匙随手乱放,刚刚说过的话常常忘得干干净净。家人起初觉得:“年纪大了,记性差是正常的”。可有一天,她竟然因为记不得炉子还开着,被烫伤。一件小事,却让大家坐不住了,赶紧带她去医院。

家住长沙郊区的王奶奶今年65岁,一直精神抖擞。可近半年以来,她变得越来越喜欢把家里钥匙随手乱放,刚刚说过的话常常忘得干干净净。家人起初觉得:“年纪大了,记性差是正常的”。可有一天,她竟然因为记不得炉子还开着,被烫伤。一件小事,却让大家坐不住了,赶紧带她去医院。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黄晓松主任医师诊断,这是典型的轻度认知障碍。她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确实出现了下降,足以影响生活安全,但距离真正的痴呆,还留有可干预的时间窗口。

认知障碍并不是简单的“记性变差”,它涉及大脑处理信息、控制注意力、语言表达、执行任务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下降。这种变化可能因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问题(如多次轻度梗死累积)、代谢或营养异常(如维生素B₁₂缺乏)、药物影响甚至慢性感染等原因引起。认知障碍的特点是“隐蔽而多样”:有些人记忆力减退明显,但语言表达还好;有些人记性尚可,却在计划事务、处理账单时频繁出错;还有些人气质改变、情绪低落,却被误认为是抑郁。

王奶奶家的钥匙搞丢、炉子忘关,正是生活中看似小事,却可能暗藏大问题。常见的早期信号还包括:短时间重复提问,今天问过的事情过一会又忘;熟悉环境里迷失,不知道怎么回家;事情处理变慢或出错率高,比如做饭步骤混乱;语言表达困难,想说话却找不到恰当词语;性格或情绪变化,以前爱说话,突然变得沉默孤僻。若这些变化频繁出现,不要轻信“人老了”,应该及时就医筛查和干预。

黄晓松主任医师提醒患者,健康生活方式不容忽视。动起来:每周150分钟运动,例如快走、游泳、太极等;多动脑:学习新技能、读书、下棋、写日记等活动;心脑同护:多蔬果、鱼类、坚果有益于脑健康;控制慢性疾病:血压、血糖、血脂等稳定是基础;保障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加快认知下降;保持社交:互动能激发脑力,也缓解孤独感。家庭照护:为患者创造清晰、规律的环境,如使用日历、便签、提醒工具;适度鼓励其参与日常活动;对情绪改变给予理解与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或护理团队帮助。

黄晓松主任医师表示,认知障碍不是不可避免的“老年之苦”。王奶奶的例子告诉我们:一次简单的“忘记关炉子”,可能是大脑在打警报——告诉我们该关注、该干预。当“偶尔忘了怎么办”的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就是要把“是否就医”提上日程。及时识别、积极管理,不只是延缓认知下降,更是守护大脑健康、延续自理能力和自主人生的重要机会。

通讯员吴炯 罗丹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