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搞事?美商务部撤销三星等公司对华出口豁免权,中国如何接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1 17:22 1

摘要:美国商务部于8月29日发布通知,宣布将撤销韩国芯片制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及其中国工厂使用美国设备的豁免权。

美国商务部于8月29日发布通知,宣布将撤销韩国芯片制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及其中国工厂使用美国设备的豁免权。

这项限制措施将在120天后生效,这意味着这些公司未来需要获得美国政府许可证才能在中国购买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

被列入限制名单的还包括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在中国的一家工厂。

这项决定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技术封锁进一步升级。

这场技术制裁的故事始于2022年。

当时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售先进制程芯片及其制造设备。

在韩国企业的积极游说下,三星和SK海力士获得了为期一年的出口管制豁免。

2023年,拜登政府授予这两家韩企“经验证最终用户”地位,使它们无需许可就能获取一些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

这种豁免地位让这些公司能够相对顺畅地在中国运营和发展。

美国商务部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将允许相关企业继续在华运营现有设施,但不打算发放扩大产能或升级技术的许可。

这种做法取消了“只对外国生产商有利、却没有给美国制造商带来类似好处的宽松做法”。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延续了其对华技术限制的强硬立场,但同时也在某些方面与拜登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美国从2018年开始就开始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原因是国家安全和技术竞争方面的担忧。

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都通过实体清单、技术管控和针对特定国家的规则来扩大限制措施。

两届政府都认为,防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芯片技术对于保持美国的技术优势至关重要。

差异在于实施策略。拜登政府2023年给予了韩国企业无限期豁免,而特朗普政府则决定撤销这些豁免。

这种政策转变反映了特朗普政府采取更为激进的方式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

美国这一决定将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产生不小冲击。三星和SK海力士很大一部分存储芯片产能依赖于中国。

根据美国研究和经纪公司伯恩斯坦的报告,海外企业在中国的工厂占到全球计算机内存产量10%和存储芯片产量的15%。

这些工厂的生产波动将会影响全球电子产品市场。

美国设备制造商也将受到波及。科磊、科林研发和应用材料等美国制造设备公司对中国的销售可能会缩减。

消息公布当天,科林研发股价下跌4%,应用材料下跌2.8%,科磊下跌2.4%。资本市场已经对此作出反应。

在这场技术管控中,有受损者也有受益者。美国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可能会从这一政策中获益。

作为三星和SK海力士在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光可能会因为韩国企业受到限制而获得市场份额。

中国本土设备制造商可能迎来意外机遇。在美国设备难以获得的情况下,中国国产设备系统可能会填补部分空白。

韩国企业显然处于尴尬境地。

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设有NAND工厂,SK海力士在无锡有DRAM工厂,在大连还有NAND工厂。这些工厂的运营和升级将面临巨大挑战。

SK海力士表示:“将与韩国和美国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并采取必要措施,尽量减少对我们业务的影响。”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正在加速芯片产业的自立进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表示,中国实际上已经克服了美国严厉的技术限制,因为本土研发的计算堆栈、人工智能系统和其他软件现已与美国产品相媲美。

华为质量、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裁陶景文称,华为已“建立了一个完全独立于美国的生态系统”。

美国商务部的最新决定将在120天后生效,这给了相关企业一定的缓冲期来调整他们的战略和供应链。

各国企业都在寻找适应新规则的方法。一些中国企业已经重组架构,以避免被列入实体清单。

另一些则试图收购中国境内的外资制造设施。

美国半导体公司也在调整产品以适应管制规定,如英伟达修改其H20GPU以避开美国限制。

这些应对措施显示了全球技术竞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中美技术竞争不会很快结束。

美国正在与日本和荷兰等国协调出口管制政策,形成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全球联盟。

这种联盟可能重新定义全球技术格局。

中国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积极调整战略,寻找替代方案。

美国设备制造商的股票应声下跌,而大洋彼岸的中国本土设备制造商可能正迎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头条深一度#

来源:非遗手艺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