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太原市杏花岭警方接到市民陆女士(化名)报警:她因轻信陌生网友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转账12万元后不仅未能获利,更稀里糊涂帮骗子转移15万赃款,意外卷入犯罪链条!
近日,太原市杏花岭警方接到市民陆女士(化名)报警:她因轻信陌生网友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转账12万元后不仅未能获利,更稀里糊涂帮骗子转移15万赃款,意外卷入犯罪链条!
接警后,太原市杏花岭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对陆女士名下银行卡做保护性止付,阻断资金流失;另一方面迅速展开侦查。
调查发现,骗子以“军人身份不便操作”为由,先给陆女士小额返利,取得信任后再诱骗其大额转账。
陆女士转账时,资金混入赃款池,涉嫌违法却浑然不知。
通过追踪资金流向,民警锁定取现嫌疑人为一辆川S牌照汽车的使用者。该车进入山西后,从临汾一路向北多地停留,行踪诡谲,极可能是流窜作案。
当发现嫌疑人再次返回太原,警方立即部署跟踪抓捕。
面对反侦察能力极强的“车手”,民警沉着应对,紧密追踪其不断变换的交易地点,最终在市中心医院附近精准拦截,当场抓获两名职业“车手”,缴获12.5万元现金。
经查,嫌疑人赵某(49岁,河南焦作籍)与张某(32岁,河南焦作籍)系专业电诈取现团伙,长期在太原及周边地市、相邻省份流窜作案,累计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民警细致梳理后发现:陆女士被骗的12万元中,2万元已被止付、5万元成功追回;其接收的15万赃款中,10万元系天津孙女士被骗资金,已全额退还。
目前,四名受害人共计追回27.5万元。赵某、张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深挖扩线中。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陆女士的遭遇,是电诈案件中受害者沦为“工具人” 的典型缩影。
从轻信“军人” 身份的投资诱惑,到稀里糊涂转移赃款,她的经历暴露出普通民众对电诈链条复杂性的认知盲区,也折射出骗子利用人性弱点设计骗局的狡猾性。
值得称道的是,太原市杏花岭警方接警后的快速响应—— 及时止付、循线追踪、精准抓捕,最终为四名受害人挽回 27.5 万元损失,用专业素养筑牢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线。
而案件中两名“车手” 的落网,也撕开了电诈赃款转移环节的黑幕,彰显了警方打击电诈上下游犯罪的决心。
这起案件更给公众敲响警钟:“高收益” 投资多是陷阱,陌生网友的转账要求务必警惕。更重要的是,“帮转赃款” 绝非 “举手之劳”,而是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反诈不是警方的“独角戏”,唯有民众提高防范意识、守住法律底线,与警方形成联动合力,才能织密反诈防护网,让电诈分子无缝可钻。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