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是需求与规格验证。设计前需对照产品需求文档,确认集成电路的功能目标(如信号处理、电源管理)、性能指标(如工作频率、功耗)及环境适配性(如温度、湿度范围),避免设计偏离实际应用场景,这是后续所有验证的基础。
PCB集成电路设计完成后,需通过多轮验证确保功能、性能与可靠性达标,核心关键环节可分为五大类,每一步都为规避量产风险保驾护航。
首先是需求与规格验证。设计前需对照产品需求文档,确认集成电路的功能目标(如信号处理、电源管理)、性能指标(如工作频率、功耗)及环境适配性(如温度、湿度范围),避免设计偏离实际应用场景,这是后续所有验证的基础。
其次是电路原理验证。借助 EDA 工具(如 Altium Designer、Cadence)进行仿真分析,模拟芯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比如数字电路验证逻辑时序是否准确,模拟电路测试信号失真度、噪声抑制能力,电源电路检查电压稳定性与纹波控制,及时修正原理设计中的漏洞。
第三是布局布线验证。重点检查 PCB 布局是否符合规则:大功率器件与热敏元件是否远离,高频信号路径是否最短且避免交叉,电源与地线布局是否能减少阻抗干扰。同时通过 DRC(设计规则检查)工具,排查线宽、线距、过孔大小是否达标,防止因布局不当导致信号串扰或散热问题。
第四是物理原型验证。制作首版 PCB 样品后,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功能:用万用表、示波器检测关键节点电压与信号波形,连接外围设备测试整体功能是否正常,进行高低温循环测试验证环境适应性,发现问题后回溯设计并优化。
最后是可靠性验证。针对量产需求,测试 PCB 的机械强度(如弯折、震动耐受性)、耐腐蚀性(如湿热环境测试)及长期稳定性(如高温老化试验),确保集成电路在生命周期内稳定运行,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批量故障。
以上便是今日份捷多邦分享的文章《PCB集成电路设计验证:从需求到可靠性的五大步骤》内容,希望本文能帮大家读懂PCB集成电路设计验证关键环节
来源:小王科技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