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中国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正当多国准备派代表共缅历史之际,一则外交消息引发关注:日本政府竟向欧亚至少20国发出外交函件,施压其领导人“避免出席”。
编辑^W.n
2025年9月3日,中国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正当多国准备派代表共缅历史之际,一则外交消息引发关注:日本政府竟向欧亚至少20国发出外交函件,施压其领导人“避免出席”。
日方给出的理由,堪称荒唐——声称中国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带有反日色彩”,甚至要求他国“慎重考虑历史认知”。一个曾经发动侵略的国家,如今竟对受害国的纪念仪式指手画脚,这背后,究竟是谁在心虚?
日本悄然对欧洲及亚洲数国进行私下游说,敦促它们勿加入中国于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庆典及阅兵式。其背后理由,竟然针对我国举办的相关活动。“太执着历史、反日情绪重。”
日本政界人士再次前往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此行为无疑是对中俄两国人民感情的严重冒犯。
日本政府这份外交函件中充斥着居高临下的指令性语气,俨然将自己视作历史真相的“裁判官”。他们声称中国的纪念活动“误导国际认知”,却忘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铭记历史。
这两起事件在短短数周之内相继爆发,已使中俄两国难以容忍,于是双方携手发表声明,对之表示了坚决的抗议。
俄罗斯外交部直言:“无权对主权国家的外交决策指手画脚”;东南亚某国外交官私下透露,日方甚至试图以经济合作为筹码施压,但“我们将自主决定”。显然,国际社会不会接受这种明显越界的行为。
直接点名日本政客的参拜行为是在“歪曲历史”,并警告这种做法正在挑战二战胜利的成果,威胁着整个地区的和平。这相当于把日本私下里的窃窃私语,直接拎到了国际舆论的聚光灯下。
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已在8月26日向日方提出了严肃交涉,要求他们就自己的行为做出澄清和交代。
这次,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迅速推出了一部名为《胜利80年·英雄不朽》的多语种微纪录片,并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投放。效果惊人,短短24小时内,点击量就突破了一亿。
这还没完,国防部新闻局放出了一段轰-20隐形战略轰炸机的第二次试飞画面。外交喊话,全球舆论,加上战略威慑,一套组合拳打得明明白白。
日本为何如此执着于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
答案很简单,历史只是个幌子,背后藏着的是其国内紧迫的政治议程和地缘战略盘算。当下的日本,经济停滞,民生问题引发民众普遍不满。右翼势力急需一个出口来转移国内矛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将矛头指向外部,无疑是最好用的工具。
文部科学省近年来多次审定教科书,不断弱化“南京大屠杀”等关键表述。就在去年的新版教科书中,他们甚至将“强制劳工”悄悄改成了听起来更中性的“被动员劳工”。
一步步地否认史实,然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最后再以所谓的外部“威胁”为借口,实现再武装。这套三步走的剧本,日本演练得越来越熟练。
这一切的最终目标,是为其军事扩张扫清道德和舆论上的障碍。过去五年,日本的防卫预算年均增幅高达惊人的9.2%,而同期中国的军费占GDP比例一直稳定在1.3%左右。这种疯狂的军费增长,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通过淡化侵略历史,挑战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的叙事主导权,日本就能摆脱“历史负资产”的束缚,更顺畅地迎合美国的“遏华”战略,换取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国内的军工集团也在背后推波助澜,制造紧张局势,好让向澳大利亚出口大型军舰这样的生意越做越大。
然而,历史叙事的有效性,最终要看国际社会这个“审判庭”是否买账。日本的算盘打得虽响,但从各方反应来看,世界的天平并未向它倾斜。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古巴等多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已经确认将出席中国的纪念活动。
更具分量的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将出席并致辞,他明确表示,将重申联合国正是建立在对法西斯主义胜利的基础之上。
即使是在西方阵营内部,日本的说辞也显得苍白无力。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项民调显示,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超过65%的民众认为日本并未就其二战历史进行充分反省。
这让日本的游说在道义上先失一局。德国通过深刻反思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微妙的,莫过于其最重要的盟友——美国的态度。华盛顿似乎并不想完全为日本的历史观背书。众议院亚太小组主席阿米·贝拉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认为承认历史与美日同盟并不矛盾。
而五角大楼更是出人意料地允许驻日美军派出一个观摩团参加阅兵,给出的理由是“增进互信”。这种“表面同盟,暗地温差”的态度,无疑给了日本一记闷棍。
日本这种试图通过外交小动作来重塑历史叙事的做法,正在让它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不仅可能导致其在亚太地区陷入外交孤立,更会直接威胁到其经济命脉。
每年与中国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以及从俄罗斯进口的大量能源,都是维系日本经济的生命线。与中俄同时交恶,无异于玩火。
2015年纪念70周年时,日本就搞过类似的游说,当时确实让个别欧洲国家降低了出席级别。但时过境迁,如今再玩这套把戏,不仅效果大打折扣,反而暴露了自己与战后国际秩序主流价值观的格格不入。
当轰-20的轮廓划过天际,这不仅是对胜利的纪念,更是对所有试图篡改历史的行为发出的最清晰的警告。日本若想赢得真正的国际尊重,唯一的路是正视历史,而不是费尽心机地操弄叙事。
日本政府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外交部:已提出严肃交涉,要求日方澄清 环球网2025-08/26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O4DaYKNPFK
铭记历史、弘扬正义,共创和平美好未来——戴兵大使与俄罗斯大使季诺维也夫发表联合署名文章 人民网2025-08-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1777864229359651&wfr=spider&for=pc
来源:溪谈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