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也门计划遭泄密,美高官误拉记者进绝密群,特朗普已亮明态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6 09:37 1

摘要:美军空袭也门计划疑似被泄密,有记者称,自己在空袭前就被美国高官拉进了计划的绝密讨论群,对此,特朗普已经亮明态度。那么,事件的经过究竟如何?特朗普的表态又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美军空袭也门计划疑似被泄密,有记者称,自己在空袭前就被美国高官拉进了计划的绝密讨论群,对此,特朗普已经亮明态度。那么,事件的经过究竟如何?特朗普的表态又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当地时间3月23日至24日,美军对也门多地发动空袭,造成人员伤亡。胡塞武装称,美军打击了北部萨达省和首都萨那的多个目标,摧毁了部分军事设施。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随后宣称,行动“成功打击了胡塞武装的关键领导层和军事资产”。

然而,24日,一则离奇的泄密事件被曝光,彻底转移了舆论焦点。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披露,自己竟被误拉入美国政府高层讨论空袭也门的绝密群聊,全程目睹了军事计划的制定过程。

按照戈德伯格披露的信息,3月11日,他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上收到一条好友申请,用户名为“迈克尔·华尔兹”——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同名。尽管怀疑是恶作剧,戈德伯格仍接受了邀请。两天后,他被拉入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成员包括标注为美国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国务卿鲁比奥等18名政府高官的账号。

起初,戈德伯格认为这可能是外国情报部门的骗局,但群内讨论的内容很快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3月14日,“华尔兹”在群内通知成员查看白宫战情室会议的后续行动计划,并提到“总统已批准任务”。随后,群内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立即发动空袭的激烈辩论。

名为副总统万斯的账号明确反对行动,称美国仅有3%的贸易依赖红海航道,而欧洲占比40%,空袭“可能引发油价飙升且难以获得公众支持”。他甚至建议推迟一个月以争取舆论准备时间。

不过,名为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账号反驳称,拖延可能导致计划泄露或以色列抢先行动,并强调“美国人根本不知道胡塞武装是谁,因此需将焦点转向拜登政府的失败和伊朗的介入”,最终,“华尔兹”提出“向欧洲收取护航费用”的方案,得到多数人支持。“万斯”虽不满,仍妥协称“讨厌再次救助欧洲”。

3月15日上午11时44分,赫格塞思的账号在群内发布了空袭的具体计划,包括目标、武器配置和攻击顺序。两小时后,美军行动开始,戈德伯格通过实时新闻,验证了群聊内容的真实性。

事件曝光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赖恩·休斯承认群聊存在,称正在调查“误加号码”的原因,但强调“空袭成功,未威胁国家安全”。然而,特朗普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在2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毫不知情”,并嘲讽《大西洋月刊》是“即将倒闭的杂志”,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则否认群聊涉及作战计划,指责戈德伯格是“欺诈成性的记者”。显然,特朗普团队还是想将此“大事化小”,不打算追究华尔兹的责任。

不过,民主党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参议员杰克·里德批评这是“最严重的行动安全失误”,质疑政府使用非加密软件讨论机密事务,希拉里则在社交媒体转发报道并讽刺:“你在逗我吗?”有消息称,民主党已经施压国会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已经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团队的混乱。副总统万斯2022年前仍是政治素人,国防部长赫格塞思2024年还是福克斯新闻主播,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则是房地产商人。由于缺乏经验,所以特朗普团队选择非官方加密软件Signal讨论绝密计划,只因该应用以“阅后即焚”闻名。然而,这种规避监管的做法反而酿成重大泄密。

更耐人寻味的是,戈德伯格与特朗普早有积怨。2020年他报道特朗普贬损阵亡士兵为“失败者”,遭特朗普猛烈抨击。此次误拉记者入群是疏忽,还是有人故意泄露?尽管尚无证据,但群内关于“向欧洲收费”的争议性讨论,已暴露出美国政府内部利益分歧。

回顾历史,从“邮件门”到“群聊门”,美国高层信息安全问题屡遭诟病。2024年,15个机构的百余名情报官员,因用公务聊天程序讨论色情内容被解雇。而此次事件再次证明,数字时代的安全管理亟需规范——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人为失误始终是最大漏洞,就看特朗普后续要如何补救了。

来源:媒体人解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