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已经秘密试飞五年!盟友只能买阉割版!”不知道特朗普在白宫手舞足蹈的宣布美国六代机进展时,五角大楼的工程师们有没有冷汗直流。
“我们已经秘密试飞五年!盟友只能买阉割版!”不知道特朗普在白宫手舞足蹈的宣布美国六代机进展时,五角大楼的工程师们有没有冷汗直流。
特朗普高调宣布“人类史上最强战机”F-47横空出世,声称这款六代机不仅隐身性能逆天,实验机已经秘密试飞五年,还要在他任期内组建完整机队。
旁边站台的空军参谋长阿尔文更是不忘加戏,扬言F-47将全面取代F-22,产量要碾压现役的180架猛禽,造价还要比1.43亿美元的F-22更便宜。
还特意强调这是世界第一架有人驾驶的六代机,内涵中国最新亮相的六代机“名不副实”。
就在特朗普团队自嗨24小时后,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默默甩出一堆实锤数据,直接戳破特朗普的六代机神话。
官网信息显示,他们从2014年就开始捣鼓的X系列验证机,2019年和2022年才首飞成功,累计试飞时间不过几百小时。
这些用现成飞机魔改的验证机,本质上和正经原型机差了十万八千里——就像用桑塔纳底盘测试自动驾驶技术,跟造特斯拉完全是两码事。
专业军事媒体《防务新闻》直接开怼:现在吹嘘的"秘密试飞五年",不过是拿验证机数据充数。
更尴尬的是,这两架验证机飞行寿命即将耗尽,而真正的F-47原型机连设计图纸都没定稿。难怪美国网友吐槽:特朗普又在卖期货,这次连PPT都懒得做了。
这场闹剧里最黑色幽默的,当属特朗普对盟友的“贴心服务”。他满脸真诚地说考虑出口“阉割版F-47”,理由是“万一哪天他们不跟我们玩了咋办?”
这话把北约小伙伴听得后背发凉——合着现在买的F-35都是“完全体”,将来六代机就得当“二等公民”?
而空军参谋长“成本大跳水”的营销话术更是充满玄幻色彩。
要知道就在两个月前,美国空军刚因为NGAD项目(下一代空中优势)成本失控按下暂停键,时任空军部长肯德尔亲口承认,每架六代机成本飙到3亿美元,是F-35的三倍!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团队宣称要省钱的法宝"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正是导致成本失控的罪魁祸首。
这种能根据飞行状态自动切换模式的"变形金刚发动机",研发进度严重滞后,烧钱速度倒是快得飞起。
更有意思的是,F-47的制造商是波音,也就是说,F-47根本不是用于让美国再次伟大,能拯救了波音公司就行。
过去五年波音过得那叫一个惨:737MAX连摔飞机、航天飞船发射失败、工人大罢工、管理层内斗这些破事直接让公司信誉一落千丈。
这时候特朗普政府甩出个200亿美元的工程合同,相当于给垂死病人打了针强心剂,果不其然消息一出,波音股价当天就窜升5%。
但这背后可不只是商业救援那么简单。看看波音这些年接的军方订单就知道端倪:F-15EX这个老平台改款,原本2016年就该淘汰的机型,硬是被共和党保下来签了144架采购大单。
最近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更是明令禁止空军退役F-15E,摆明了要给波音生产线续命。用美国网友的话说:"波音现在就是军工复合体的亲儿子"。
反观老对手洛克希德·马丁,最近日子可不好过。他们家的拳头产品F-35堪称史上最烧钱战机,5000亿美元的总研发费用能把一个小国的GDP都压垮。
更离谱的是这玩意问题多得像筛子:发动机推不动、头盔显示器抽风、弹仓高温能烤肉等等,最要命的是平均任务能力只有52%,相当于买辆豪车有48%的概率半路抛锚。
民主党倒是对这个项目爱得深沉,奥巴马时期把它捧成军工明珠,拜登的空军部长去年还在吹“要让中国恐惧”。
但现实是F-35每小时4.4万美元的飞行成本,加上1.7亿美元的单价,连自家人都看不下去。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亚当·史密斯直接开喷:这就是个无底洞!
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去年硬把F-15EX采购写进法案,今年又卡着空军不让退役旧机型,民主党则死守F-35阵地。
两边撕来撕去,说到底都是背后金主的较量——波音政治献金80%流向共和党,洛马则重点投资民主党。
特朗普这招F-47玩得够绝,不仅把民主党支持的F-35预算拦腰砍断,还顺手塞给自家金主万亿大单。
更狠的是拉上马斯克站台,放话要用无人机替代五代机,这摆明是要断洛马的后路。难怪有人说,这哪是造飞机,分明是特朗普在军工圈搞"大清洗"。
号称"3亿美元单价"的F-47现在连设计图都没影,波音去年还搞砸了NASA的载人飞船项目。
反观洛马虽然被F-35拖得半死,但毕竟手握3000多架国际订单,真要硬拼起来,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讽刺的是,美国空军自己都不买账。现任空军部长肯德尔公开唱反调要退役老飞机,五角大楼内部对F-47的质疑声就没停过。
而这场六代机神话的诞生,本质上是对中俄技术追赶的应激反应。
当中国两款六代机先后亮相,俄罗斯米格-41概念图疯传网络,美国空军明显坐不住了。
政客需要靠“PPT战机”提振选民信心,军方要争取国会拨款,军工巨头则盯着天价研发费流口水。
但军用航空发展史反复证明,跨越代际的技术突破从来不是靠吹牛实现的。
F-22从首飞到服役用了整整8年,F-35更是磨了15年才修成正果。
如今美国想用政治操弄替代技术积累,把验证机数据包装成现成战力,这种"大跃进"式研发,最终很可能重演F-35项目超支2000亿美元的悲剧。
眼下最尴尬的当属美国空军——既要配合总统演出“六代机已就位”的科幻大戏,又要面对国会老爷们“3亿美金一架你咋不上天”的灵魂拷问。
这场自相矛盾的表演,活脱脱演绎了什么叫“政客画饼一时爽,技术研发火葬场”。
至于F-47究竟何时能真正上天?或许要等白宫找到下个愿意接盘吹牛的总统了。
来源:北斗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