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跑步拳击更精细,伯克利分校人型机器人实现与人类乒乓球对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6:43 1

摘要: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间实验室里,一场看似寻常的乒乓球对打正在上演,但其中一方的身份却预示着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一个名为HITTER(通过分层规划和学习实现的人形乒乓球机器人)的机器人,正与它的人类对手展开一场持续超过100个回合的拉力赛。这不仅仅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间实验室里,一场看似寻常的乒乓球对打正在上演,但其中一方的身份却预示着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一个名为HITTER(通过分层规划和学习实现的人形乒乓球机器人)的机器人,正与它的人类对手展开一场持续超过100个回合的拉力赛。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演示,它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动态、高速、需要精细运动控制的真实世界任务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这一领域曾长期被认为是机器人的“禁区”。

这场马拉松式的对打,由HITTER自主完成——从高速追踪来球的复杂轨迹,到快速移动并调整身体姿态,再到计算出精准的回击时机、角度与力度。整个过程在亚秒级的时间内完成,其动作流畅性与击球策略已可与人类初学者相媲美。这一成就,远比那些在受控环境中执行预设任务(如跑步或搬运)的机器人更具挑战性,它将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乒乓球,这项对人类而言结合了直觉、敏捷和策略的运动,对机器人构成了近乎苛刻的考验。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通常只有几百毫秒,这意味着机器人必须在极短的窗口期内完成感知、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它不仅要用双目摄像头精确预测一个高速旋转、轨迹非线性的微小物体的位置,还必须协调全身的“肌肉”——即数十个电机驱动的关节——以一种既稳定又敏捷的方式移动到最佳击球点,并挥动球拍完成有效回击。这是一种对实时计算能力、动态平衡控制和全身协调性的极致压榨。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伯克利的研究团队为HITTER设计了一个创新的“分层控制框架”,这套系统巧妙地结合了两种主流的人工智能方法论:基于模型的规划(Model-Based Planning)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系统的顶层是一个“规划器大脑”。这个规划器运用经典的物理学模型来高速预测乒乓球的飞行轨迹,并在瞬间计算出理想的击球点、回击速度和挥拍时机。它扮演着“战术分析师”的角色,为每一次击球设定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

然而,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么做”是两回事。如何驱动一个人形机器人的复杂身体去实现这个目标,则由系统的底层——一个基于强化学习的“全身控制器”——来完成。这个控制器通过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数百万次的“虚拟训练”来自主学习。在训练中,机器人不断尝试各种动作组合去完成击球任务,系统会根据其表现(例如,是否成功回球、动作是否稳定、能耗是否过高)给予奖励或惩罚。通过这种试错学习,控制器最终掌握了一套能够模仿人类运动员击球姿态的、高效且协调的全身运动策略。它学会了如何弯曲膝盖以降低重心保持稳定,如何扭转腰部以传递力量,以及如何协同手臂与腿部的动作以实现快速敏捷的移动。

这种“规划+学习”的混合架构,让HITTER得以兼具传统机器人规划的精确性与现代人工智能的自适应性。它不再是僵硬地执行预编程动作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够根据赛场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动态调整的“智能体”。

尽管让机器人在奥运会上赢得乒乓球奖牌尚属遥远,但HITTER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这项运动本身。它实际上是在为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探路:开发能够安全、高效地在非结构化、动态变化的人类环境中工作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目前,无论是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还是特斯拉(Tesla)的Optimus,众多科技公司都在竞相研发能够执行家务劳动或工厂作业的人形机器人。然而,折叠衣物或在生产线上拧螺丝这类任务,其环境相对静态、可预测。而乒乓球所代表的,则是一类机器人必须与不可预测的外部世界进行高速、实时交互的“动态任务”。

在这样的任务中取得的进步,可以直接转化为提升机器人在更广泛场景下的实用能力。例如,在繁忙的仓库中,机器人需要能够灵巧地避开移动的叉车和工作人员;在家庭护理中,它需要能够稳妥地接住一个意外掉落的物体;在灾难救援中,它更需要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保持平衡并与幸存者进行物理互动。HITTER项目中验证的全身协调控制、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动态目标的精确追踪技术,正是实现这些高级应用的核心基石。

从某种意义上说,乒乓球台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室,一个用于磨练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能的“健身房”。它以一种低风险、可量化的方式,推动着研究人员去解决那些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关于敏捷性、协调性和适应性的根本性难题。

因此,当HITTER在实验室里每一次精准地将球回击过网时,它不仅是在进行一场人机对决,更是在为我们预演一个人机共存的未来。在这个未来里,机器人将不再仅仅是力量的延伸,更将成为拥有精巧技能、能够与我们并肩协作的伙伴。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