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女军医猫耳洞蜗居,40天,蛇鼠横行,男兵无法体会的苦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6 09:26 2

摘要:1987年的老山前线,一位23岁的女军医赵慧在潮湿闷热的猫耳洞里蜷缩着写下日记:“女性的苦楚,男兵体会不到。”

1987年的老山前线,一位23岁的女军医赵慧在潮湿闷热的猫耳洞里蜷缩着写下日记:“女性的苦楚,男兵体会不到。”

她独创为男兵设计的猫耳洞,令人吃惊。

男兵震惊之余,嘴角也抑制不住的上扬,当然都是调侃。

言归正传,他们还是很敬佩女兵赵慧的勇气,也很心疼一个女孩子为何如此?

赵慧的军旅生涯始于1985年。作为河北医学院毕业生,她拒绝被分配到妇产科,坚持选择外科,声称“打开肚子才能看清病根”。

入伍后,她以五千米长跑第四名的成绩,成为部队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象征。

男兵女兵都为她喝彩。

老山前线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对越反击战前线。

1987年,赵慧主动请缨加入“老山十姐妹救护队”,成为前线唯一常驻猫耳洞的女军医。

猫耳洞的生存条件堪称炼狱:43℃高温、蛇鼠横行、积水淹没脖颈。

男性士兵尚可赤身应对,而赵慧却面临困难重重: 月经期间的血腥味与腹痛,迫使她用报纸包裹脏衣偷偷丢弃;

男兵冒死挑水供她洗脸,但她为节省水源,连续40天未洗澡;

战士们为她搭建女厕所,却因此排雷7枚。

赵慧因而心中感到十分愧疚,她是来救人的,怎么能事事还给别人添麻烦。

化愧疚为动力,她一刻不敢松懈,拼尽全力救治更多伤员,克服困难去做更多的事。

她不仅是医生,更是心理疗愈者。她为战士唱歌、缝补衣物,甚至用手榴弹击退越军特工。

当一名战士因毒蛇咬伤濒死时,她切开伤口仔细排毒。一开始她还有点怕蛇,尤其猫耳洞蛇特别多,可能半夜就有蛇溜过来,一起同眠。

当得知男兵们淡定的蜗居猫耳洞,而且与好几条蛇一起,她震惊之后,更给自己增添了几分勇气,一定要克服对蛇的恐惧。

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接触自己恐惧的事物,越怕蛇就越去靠近它,而不是见着蛇就跑。

很快她熟悉一些蛇的习性,怎么快速解毒,最后都敢盘蛇。

40天的坚守结束,赵慧离开前,男兵们给她送来罐头,表达感谢。

赵慧心里清楚,猫耳洞蜗居再艰难,也没有一线战士直面敌人难。与之相比,她算“幸福的”。

男兵大多是单身小伙,从不知姑娘家生活起居要那么琐碎,他们一开始不理解,体会不到其中的苦楚,后来也明白,一个姑娘家愿意克服困难,陪着他们坚守,救治伤员,十分不易。

他们不抱怨,乐意帮赵慧。赵慧更是自觉,脸有什么好洗的,澡也不用洗,战友们好好活着就行。

结语:

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女兵占比不足0.3%,所以女兵生理用品依赖个人储备,涉及个体就显得非常艰苦。

“老山十姐妹救护队”救治超千人,其意义远超医疗数据。也证明了她们存在的意义:

女性可同时承担“救治者”与“战斗者”双重身份;

情感劳动(如心理疏导)是军事效能的重要变量;

性别多元性能够提升部队韧性。

2018年,中国女兵占比升至7.5%,歼击机飞行员陶佳莉、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徐枫灿等打破职业天花板。

赵慧的猫耳洞日记,不仅是一段个人史诗,更是一面棱镜,折射出女性在军事史中的光谱。

来源:带上历史的心行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