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毫无隐私的25㎡蜗居生活:弟弟睡下面,姐姐从不敢穿裙子

B站影视 2025-02-07 10:13 3

摘要:有的人住着25平的蜗居,却住出了大房子的感觉;有的人明明家境殷实,却把自己逼得如同寄人篱下。这对姐弟便是前者,姐姐独自在25㎡的LOFT公寓中生活,弟弟却因家庭原因也跟在了身后,蜗居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太多隐私——弟弟的床就在卫生间隔壁,姐姐更是从不敢穿裙子

有的人住着25平的蜗居,却住出了大房子的感觉;有的人明明家境殷实,却把自己逼得如同寄人篱下。这对姐弟便是前者,姐姐独自在25㎡的LOFT公寓中生活,弟弟却因家庭原因也跟在了身后,蜗居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太多隐私——弟弟的床就在卫生间隔壁,姐姐更是从不敢穿裙子……

一、装修的开始:不再限制在原有格局中,动手就能有新生

在入手这间25㎡的LOFT公寓前,姐弟俩原本是“主在外,客在内”,但随着姐弟俩年纪的增长和家庭的变化,他们很快又迎来了新的转变。

这间LOFT公寓便是姐弟俩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姐弟俩的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家里小的只能住一个人,隔断的卫生间和厨房让生活不便,光线暗沉、气氛压抑,生活在这里的体验简直太差!

二、设计师改造后的25㎡蜗居:功能齐全、空间开阔

这间25㎡的蜗居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姐弟俩都如此依赖?看了设计师的改造就知道了: 多功能区的设计、合理的收纳、舒适的环境……一改原本小空间的压抑,甚至能让姐弟俩在这里住一辈子!

[问题一]卫生间对着弟弟的卧室,隐私感太差

改造前的卫生间尽管空间小,但设计师还是合理优化了卫浴区的收纳,将常用的洗漱用品都收纳在了空间内,避免使用时出门卡尴尬。

但最尴尬的还是 卫生间和弟弟的卧室隔得太近,空间太小,女孩子日常洗漱的私密感太差!

[问题二]餐厨区光线暗,油烟大,居住体验差

另外,在原来的房型中,厨房和餐厅的空间是并排分开的,厨房和餐厅的采光都十分暗沉, 再加上厨房没有窗户,油烟味更容易弥漫整个房间。

但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居住在这间蜗居的人来说,这种厨房的设计不仅不美观,而且十分不便!

[问题三]楼梯设计太露骨,缺乏隐私感

原本以为LOFT公寓是要将空间挑高的人气房型,没想到这里的楼梯竟然露在外面,这样的设计完全没法使用!

楼梯的镂空设计不仅看起来廉价,还因为楼梯的走位太靠近卧室,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过道,用来当楼梯实在不合适。

一、餐厅优化:餐桌后加卡座,增加收纳和功能性

但一切都会在动手后变得不一样,毕竟 “新家”的到来意味着一切都有重来的机会!

第一步当然是 从餐厅入手。为了解决餐厨区光线不足,不便使用的问题,设计师在餐厅的位置上加了一扇窗户, 窗户下方的卡座式设计还能增加储物空间。

这样的卡座设计比用普通的餐椅要美观舒适太多,也不用再担心用餐时打翻餐盘的问题。

第二步规划餐厅的光线,在餐厅的上方增加吊灯,既可增加空间的亮度,又能美化环境。 餐桌用暖白色的餐垫也能改善光线偏冷的效果。

二、楼梯的改造:楼梯设计不再用镂空,改用原木色复合板

关于楼梯的设计都有了新的想法, 尽量不再使用镂空的材质,而是用原木色系的复合板材或是更加稳重的原木材质,这样的楼梯设计看起来更稳重,温馨感更强,也能更好地保护隐私。

三、楼下卧室与书房的重新规划:功能区域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最值得一提的是对卧室和书房的重新规划。在以前的设计中, 楼下的空间完全浪费在了过道上,根本没有生活功能,楼上的休息区也是一楼的延续。

这就让本该是“家”的空间变得像 “流浪者之家”一样孤清冷。在新的规划中, 楼下的空间用作书房和书房的转角,功能多元化,让家居有了更丰富的功能,也更好地服务了姐弟俩的生活。

这样的改造无疑是成功的,不仅解决了空间隐私和功能性的问题, 而且会客区、厨房等功能区都一应俱全,在这样的蜗居里生活,简直太惬意了!

延伸一:家庭的装修不仅为了功能,更是情感寄托

不过对于姐弟俩来说,这25㎡的蜗居也并非只是一个生活功能齐全的空间更是姐弟俩情感的寄托。

将所有的生活琐事都堆积在同一个空间里,无疑会让姐弟俩的生活产生更多的羁绊,比起单独生活,这样的方式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会完全暴露在彼此的视线中, 也难怪女孩子会害怕穿裙子了……

延伸二:小空间的全方位考虑,居住习惯与心理都不能少

小空间的设计改造不能只局限于功能和收纳上,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居住者的身心体验与心理需求。

在这25㎡的蜗居里,不仅要规划好书房、厨房等功能区域, 还要考虑使用的舒适度,装修风格,甚至是小细节的美观度,设计师的改造都有所兼顾,住在这里才会感到舒适。

而在这间“新家”里,设计师使用了更 环保可持续性的材料比如低甲醛原木家具,环保漆面,大量的布艺元素……这样不仅美观,还提供了更环保的居住环境。

旁人或许会认为,姐弟俩的蜗居生活太无趣,但生活从来都是自己的,外界的评价并非最重要的。重新打造这间25㎡的蜗居之后,姐弟俩的生活变得更自由,也更舒适了。

延伸三:装修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能改善邻里关系

其实,装修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也可以成为改善邻里关系的契机。比如 可以通过设计共享的空间,增进邻里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共享空间不仅提供了一个共同聚集的场所,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 通过定期组织邻里聚会、活动等,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装修不仅是空间的改善,更是心灵的沟通。

延伸四:小空间改造的重点:成本控制

小空间的改造更需要控制成本,这就需要探索更实惠的装修方式,比如 可以选择DIY、购买二手家具等方式,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省开支。

姐弟俩选择了在二手平台上购买 实木家具,将一起改造这间蜗居作为共同的目标,还可以在改造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默契。这样的精神寄托,让人心向往之。

蜗居的生活也并非如胶似漆,也会有局促和烦闷的一面,可姐弟俩的25㎡蜗居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小而全的功能区、超高的收纳率、舒适温馨的居住体验……这样的蜗居生活,太值得了!

本文前面提到的姐弟俩选择了在二手平台上购买 实木家具,将一起改造这间蜗居作为共同的目标,还可以在改造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默契,提升邻里关系,这些都是很有帮助的。

来源:小峰家居妙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