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特朗普在3月18日高调公开8万页肯尼迪遇刺档案时,全世界都以为这位金发总统要当"真相斗士"。殊不知这位推特治国的老手,正用历史悬案作诱饵,给美联储下连环套。
当特朗普在3月18日高调公开8万页肯尼迪遇刺档案时,全世界都以为这位金发总统要当"真相斗士"。殊不知这位推特治国的老手,正用历史悬案作诱饵,给美联储下连环套。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次日就在CNBC放狠话:"降息?先让关税闹剧收场再说!"
话音未落,道琼斯指数应声暴跌500点,上演了2025年最精彩的金融版《纸牌屋》。
特朗普公布肯尼迪遇刺案的真实目的仅仅是为了自保吗?为何说中国央行1月份是被动增持美债?
特朗普的双面赌局
2025年3月17日,特朗普站在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聚光灯下,手里挥舞着泛黄的档案袋,像极了拉斯维加斯的魔术师。
他宣布次日将公开"足以改写美国史"的8万页绝密文件,眼角余光却紧盯着美联储大楼——这位74岁的真人秀大师,正在金融市场布设"一石三鸟"的精密赌局。
解密肯尼迪遇刺案看似在兑现对小罗伯特·肯尼迪的政治承诺,实则是向美联储发射的"糖衣炮弹"。
这位深谙眼球经济的总统算盘打得精:曝光中情局1960年代的暗箱操作,既能给现任卫生部长送人情,又能把公众注意力引向"深层政府",为争夺美元发行权造势。
要知道,肯尼迪生前最后的大动作正是试图从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显然没被总统的障眼法迷惑。
就在档案解密的同一天,美联储会议室里传出决议:利率继续锁定在4.25%-4.5%高位。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在CNBC的直播镜头前,用经济学家特有的冰冷语调拆穿总统把戏:"关税造成的通胀压力,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这句话犹如金融核弹,瞬间蒸发美股1.2万亿美元市值。
被将了一军的特朗普紧急启动B计划。
3月20日深夜,他突然在Truth Social发文:"或许应该重新考虑对华关税。"
这个180度大转弯让《华尔街日报》直呼魔幻——毕竟两周前,他刚把中国船只进港费抬到150万美元/次。
但市场很吃这套,道指闻声反弹300点,上演了2025年最戏剧性的V型反转。
美国金融内战开打
当全世界以为美联储只是白宫提线木偶时,古尔斯比们的反击来得猝不及防。
这位51岁的芝加哥联储掌门,在3月21日的访谈中特意解开衬衫领扣,露出经济学家少见的攻击性:"企业都在暂停投资,等关税闹剧收场!"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暗藏杀机。
这场"金融内战"的导火索,埋在2024年7月那个闷热的午后。
当刺客的子弹擦过特朗普耳朵时,安保人员在他手机里发现了"奥斯瓦尔德刺杀距离"的搜索记录。这个细节让美联储惊觉:总统的安全焦虑,正在转化为危险的货币政策冒险。
于是,当特朗普2025年1月签署解密令时,美联储已秘密组建"抗压小组"。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成了"被动玩家"。美国财政部3月19日数据显示,中国1月"被自愿"增持18亿美元美债,但明眼人都看出这是美债价格波动的数字游戏。
毕竟同期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已飙升至7361万盎司,上海金交所的黄金提货单在黑市溢价30%。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操作,像极了高手过招时的"太极推手"。
最讽刺的转折出现在3月22日清晨。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上,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然暴跌15个基点——不是因为有新买家,而是财政部悄悄修改了拍卖规则:允许用比特币抵押认购。
这个荒诞的救市举措,暴露了36万亿美元债务大山下,美元体系正在经历"数字货币ICU"的抢救。
特朗普急需中国带头增持美债
当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啃着全熟牛排时,上海外滩的基金经理们正盯着金价突破3050美元/盎司的新闻狂喜。
这场横跨太平洋的金融暗战,意外催生了新的财富神话:深圳水贝市场的黄金柜台,3月日均成交量暴涨470%;义乌商人连夜赶制"美元冥币",订单排到2026年清明节。
在布鲁塞尔,欧盟官员们连夜通过"钢铁行业纾困计划",表面应对美国关税,实则为欧元区企业打造"去美元护城河"。
德国巴斯夫集团更绝,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化工订单激增300%,财务总监笑称:"我们管这叫'特朗普红利'。
连沙特阿美都悄悄上线人民币支付通道,油价K线图上跳动的红色数字,正在给美元霸权敲响丧钟。
而那位掀起风暴的芝加哥联储主席,此刻正躲在密歇根湖畔的别墅里,用加密手机给大学导师发信息:"我们可能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窗外,五大湖的波涛声与1929年股灾时的浪花惊人相似。不同的是,这次危机四伏的金融海面上,漂满了中国制造的救生艇——2025年第一季度,中远海运集团的集装箱运价指数逆势上涨58%,每个标箱里都塞满了等待运往新兴市场的"美元替代品"。
当历史学家翻开这一页时,或许会感叹:特朗普用肯尼迪遇刺档案撬动的,何止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他无意中撕开的,是美元霸权最后的遮羞布。
当特朗普政府急需中国带头增持美债的时候,中国央行却按兵不动,虽然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里,中国央行的美债规模增加了18亿美元,但这完全是因为美债涨价导致的资本得利。金融余额的被动增加,而非主动增持。
这场21世纪最宏大的金融博弈告诉我们:真正的货币战争,从来不在财经版头条,而在每个人手机里的数字钱包中
信息来源:真相、谎言与黑料,解密肯尼迪案6万多页文件---央视新闻
鲍威尔特朗普轮番“抢救”美股,标普本周过山车式反弹,马斯克秀前景后特斯拉涨超5%、仍连跌九周----华尔街见闻
来源:关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