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作10年来,他始终扎根高原盆地,直面“世界屋脊”的极端挑战,带领团队出征“无人区”,创下海拔最高、实钻最深、深井最快、组停最少等多项纪录。他先后荣获西部钻探“十大杰出青年”“铁人基因传承者”等称号。他就是西部钻探青海钻井公司XD50301钻井队平台经理杨志强
工作10年来,他始终扎根高原盆地,直面“世界屋脊”的极端挑战,带领团队出征“无人区”,创下海拔最高、实钻最深、深井最快、组停最少等多项纪录。他先后荣获西部钻探“十大杰出青年”“铁人基因传承者”等称号。他就是西部钻探青海钻井公司XD50301钻井队平台经理杨志强。
怀揣着“环境再苦,敢于吃苦就不苦;高原再高,勇于攀登就不高”的信念,杨志强扎根高原盆地,挑战“世界屋脊”,成为扎根柴达木的“修行者”、攻坚英雄岭的“护航者”、勇闯无人区的“探路者”。
赓续血脉 扎根柴达木
2015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的杨志强被分配到西部钻探青海钻井公司40512钻井队实习。该队常年扎根柴达木盆地浅层区块,曾创造年15开14完、近4万米年进尺纪录。
当时,“1个月打2口井”的任务给杨志强提供了全流程学习钻井业务和在各岗位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他主动向师傅们学习请教,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掌握设备操作技巧,融入队站大家庭,快速转变身份,实现独立顶岗。
次年,师傅张福林带领杨志强所在班组参与兄弟队伍井控险情处置,历经6天的艰苦鏖战,最终成功化解险情。
惊心动魄的现场画面、分秒必争的抢险经历,让杨志强第一次对井控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知。
在严寒中坚守岗位,在风暴中处理故障,在险情处置中成长历练,杨志强扎根高原、苦练技能,逐步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小伙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老钻井”、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并获得多项荣誉。
勇毅前行 攻坚英雄岭
2017年,青海钻井公司70161钻井队承钻狮58井,作为工程师的杨志强随队挺进英雄岭。
钻进过程中突发井控险情,杨志强主动请缨加入抢险突击队。在海拔3400米的雪域高原、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里,他冒着强烈气流冲击等作业风险,与队友们历时10天,打赢了这场“井控遭遇战”。
险情过后,杨志强深入复盘总结,提炼出“三确认”“三到位”“三管控”的井控管理经验。凭借这些管理经验,他带领团队安全高效完成了狮58-1井、狮61井等重点井施工任务。
此后,杨志强辗转扎哈泉、涩北、狮子沟、切克里克等多个作业区域,一步步从技术骨干成长为钻井队平台经理。他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速提效模式,通过精密衔接、精细组织、精准执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刷新了扎哈泉区块的作业速度,保障了老油田“压舱石”项目的提速攻坚,创造了区块机速最快、钻井周期最短等多项纪录。
挺膺担当 勇闯无人区
2024年,杨志强带领XD50301钻井队征战“无人区”,接连打响搬迁安装攻坚、设备安全保卫、高效钻探等硬仗,圆满完成钻探任务。
钻探生命禁区,缺氧不缺精神。杨志强带领队伍踏雪逐云战高寒,破冰凿岩开天路,克服高寒缺氧、猛兽袭扰、雷击冰冻、外洪内涝、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六大困难”,历时20天,打赢搬迁安装攻坚战,成功将钻机矗立在高原井场。
杨志强和队员们鼓足干劲、拼出闯劲、砥砺韧劲,攻克地层高陡增斜、井底独特温压、岩性超强改造、岩石可钻性差、井壁剥落垮塌、设备功率降低“六大难关”,创造多项纪录,在无人之境书写了高原钻井的传奇篇章。(西部钻探 供稿)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