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人”在身边 | 陶亮:采莲社区“法律明白人”百姓身边的“法治灯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5:51 1

摘要:在西山区福海街道采莲社区,陶亮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始终坚守在基层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凭借对法律的热爱和为群众服务的热忱,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在西山区福海街道采莲社区,陶亮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始终坚守在基层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凭借对法律的热爱和为群众服务的热忱,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陶亮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明白人”,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是基础。因此,他积极参加各类法律培训课程,无论是线上的专业法律讲座,还是线下司法所组织的集中学习,都从不缺席。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宪法、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做笔记、整理案例,遇到疑难问题,主动向专业律师和司法工作人员请教。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陶亮逐渐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为后续开展工作筑牢了根基。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陶亮在法律宣传工作上花了不少心思,创新了多种宣传方式。考虑到社区居民年龄层次和文化水平差异较大,传统的集中式法律讲座效果有限,陶亮便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开展“上门普法”服务。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与居民拉家常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普及法律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方式,让居民们感受到法律的亲近感,也更愿意接受法律知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陶亮更是定期上门,为他们送去专门制作的法律宣传资料,耐心讲解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确保这部分特殊群体也能及时了解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陶亮还充分利用社区的微信物业群、小区业主群进行法律宣传,每天在群里分享一些简短实用的法律知识、案例分析和法治资讯,方便居民随时查阅学习。这些创新的宣传方式,让法律知识在社区中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学习法律,遇到问题也懂得用法律武器来解决。

社区是一个小社会,居民之间难免会因为各种琐事产生矛盾纠纷。有一次,社区里的两户邻居因为楼道杂物堆放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差点动手。陶亮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先将双方分开,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冷静下来。待双方情绪稳定后,陶亮分别与他们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一方邻居长期在楼道里堆放杂物,影响了另一方的通行和安全,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矛盾逐渐升级。陶亮根据《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向双方讲解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指出楼道是公共区域,不能私自占用,既违反法律规定,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从邻里和睦的角度出发,劝说双方相互理解、包容,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经过陶亮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成了和解协议,一方邻居主动清理了楼道杂物,双方握手言和。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陶亮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个问题。不仅注重解决当前的矛盾,更注重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产生的根源,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作为社区“法律明白人”,陶亮不仅关注居民的法律问题,还积极参与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为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他经常深入小区,与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社情民意。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和法律需求及时反馈给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陶亮还积极参与社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和培训志愿者开展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服务能力的志愿者,壮大了社区法治建设的力量。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法治建设中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陶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区“法律明白人”的职责与担当,成为社区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他的努力和付出,让法律在社区中生根发芽,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法治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他的影响下,社区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社区的治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