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Pillow库实操指南,小白也能变大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5:28 1

摘要:你是否也曾羡慕别人朋友圈里精致的图文排版?是否想给旅行照片加个文艺水印却只会用手机APP?今天要给大家安利一个Python神库——Pillow(PIL),3行代码就能实现专业级图像处理,让你的图片在朋友圈、自媒体平台脱颖而出。作为Python图像处理的标准库,

你是否也曾羡慕别人朋友圈里精致的图文排版?是否想给旅行照片加个文艺水印却只会用手机APP?今天要给大家安利一个Python神库——Pillow(PIL),3行代码就能实现专业级图像处理,让你的图片在朋友圈、自媒体平台脱颖而出。作为Python图像处理的标准库,它能轻松搞定图片合成、文字添加、形状绘制等操作,关键是零基础也能快速上手!

很多人觉得图像处理必须用PS,或者依赖手机APP的模板,但用Pillow有三个无可替代的优势:

• 批量处理效率高:如果需要给100张图片统一加水印,用手机APP要重复操作100次,而Pillow写一次代码就能自动完成,效率提升100倍。

• 效果可控性强:无论是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还是图形的位置、透明度,都能通过代码精确调整,避免手机APP模板的局限性。

• 兼容性拉满:支持JPG、PNG、GIF等几乎所有主流图片格式,处理后还能直接对接自媒体平台的API接口,实现自动化发布。

最重要的是,Pillow库体积小,安装简单,对电脑配置几乎没有要求,哪怕是入门级笔记本也能流畅运行。

出去玩拍了一堆美照,发朋友圈怕被乱拿?加上专属水印既保护版权又显格调。用Pillow实现自定义水印,步骤超简单:

完整代码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ageDraw, ImageFont

import os

# 配置参数

input_dir = "原图" # 存放要处理的图片的文件夹

output_dir = "带水印图" # 存放处理后图片的文件夹

watermark_text = "小A的旅行日记" # 水印文字

font_size = 30 # 水印字体大小

opacity = 128 # 透明度(0-255,越小越透明)

# 创建输出文件夹

if not os.path.exists(output_dir):

os.makedirs(output_dir)

# 加载字体(Windows系统可用默认字体,其他系统需替换字体路径)

try:

font = ImageFont.truetype("C:/Windows/Fonts/simhei.ttf", font_size)

except:

font = ImageFont.load_default # 加载默认字体

# 批量处理图片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input_dir):

if filename.endswith(('.jpg', '.jpeg', '.png')):

img_path = os.path.join(input_dir, filename)

img = Image.open(img_path).convert("RGBA") # 打开图片并转为RGBA模式

draw = ImageDraw.Draw(img) # 创建绘图对象

# 计算水印位置(右下角)

text_width, text_height = draw.textsize(watermark_text, font=font)

img_width, img_height = img.size

x = img_width - text_width - 20 # 右边距20像素

y = img_height - text_height - 20 # 下边距20像素

# 添加半透明水印

watermark_layer = Image.new('RGBA', img.size, (0, 0, 0, 0))

watermark_draw = ImageDraw.Draw(watermark_layer)

watermark_draw.text((x, y), watermark_text, font=font, fill=(255, 255, 255, opacity))

# 合并图层

result = Image.alpha_composite(img, watermark_layer)

# 保存图片

output_path = os.path.join(output_dir, filename)

result.convert("RGB").save(output_path)

print(f"已处理:{filename}")

print("所有图片处理完成!")

操作步骤

1. 在“图像处理”文件夹里新建“原图”和“带水印图”两个子文件夹;

2. 把要加水印的照片放进“原图”文件夹;

3. 修改代码里的“watermark_text”为你的专属文字(比如昵称、账号名);

4. 双击运行代码,处理好的图片会自动保存到“带水印图”文件夹。

进阶技巧

• 想加多个水印?复制“添加半透明水印”部分的代码,修改x和y的值就能在不同位置添加;

• 想换字体?在网上下载喜欢的字体文件(.ttf格式),把代码里的字体路径改成下载的文件路径即可;

• 想加图标水印?用Image.open打开图标图片,再用img.paste方法粘贴到原图上,记得设置透明度哦。

做电商的朋友经常需要给产品图加统一边框,突出产品同时保持页面整齐。用Pillow批量加边框,5分钟搞定100张图:

完整代码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os

# 配置参数

input_folder = "产品原图"

output_folder = "带边框图"

border_width = 20 # 边框宽度(像素)

border_color = (240, 240, 240) # 边框颜色(浅灰色,RGB值)

target_size = (800, 800) # 最终图片尺寸(正方形方便排版)

# 创建输出文件夹

os.makedirs(output_folder, exist_ok=True)

# 批量处理图片

for img_name in os.listdir(input_folder):

if img_name.lower.endswith(('.png', '.jpg', '.jpeg')):

# 打开图片

img_path = os.path.join(input_folder, img_name)

with Image.open(img_path) as img:

# 计算缩放比例,保持图片比例不变

img.thumbnail(target_size) # 等比例缩小到不超过目标尺寸

img_width, img_height = img.size

# 创建带边框的新图片

new_img = Image.new(

'RGB',

(img_width + 2*border_width, img_height + 2*border_width),

border_color

)

# 把原图粘贴到新图片中央

new_img.paste(img, (border_width, border_width))

# 保存图片

save_path = os.path.join(output_folder, img_name)

new_img.save(save_path)

print(f"已处理:{img_name}")

print("全部完成!")

效果对比

处理前的产品图大小不一、边缘杂乱,处理后每张图都有统一的浅灰色边框,尺寸整齐划一,放在电商详情页里瞬间提升专业感。如果需要突出促销信息,还可以在代码里加入添加文字的功能,比如在边框顶部加上“限时折扣”字样,颜色用醒目的红色,转化率直接翻倍。

节假日想发朋友圈却没素材?用Pillow把自己的照片和节日模板合成,轻松做出专属海报:

完整代码

from PIL import Image

# 打开素材图片

bg_img = Image.open("节日模板.png") # 节日模板图

person_img = Image.open("自己的照片.jpg") # 自己的照片

# 调整照片大小和形状(假设模板上有一个圆形的照片位置)

person_img = person_img.resize((300, 300)) # 缩放到合适大小

mask = Image.new('L', (300, 300), 0) # 创建圆形遮罩

mask_draw = ImageDraw.Draw(mask)

mask_draw.ellipse((0, 0, 300, 300), fill=255) # 画圆形

# 把照片粘贴到模板上

bg_img.paste(person_img, (400, 200), mask=mask) # (400,200)是粘贴位置

# 保存合成后的海报

bg_img.save("节日海报.jpg")

print("海报制作完成!")

制作技巧

1. 模板图可以在免费设计网站(如Canva)下载,选择带透明区域的PNG格式;

2. 粘贴位置需要根据模板调整,多试几次就能找到合适的坐标;

1. 中文乱码问题:如果添加中文文字显示乱码,大概率是字体没选对。Windows系统推荐用“simhei.ttf”(黑体)或“simsun.ttc”(宋体),Mac系统用“STHeiti Medium.ttc”,记得在代码里写对字体文件的路径。

2. 图片格式错误:处理PNG透明图片时,一定要用convert("RGBA")模式打开,否则透明部分会变成黑色。保存时如果是JPG格式,需要先转成RGB模式,否则可能报错。

3. 批量处理卡顿:如果一次性处理几百张高清图片,可能会占用较多内存。可以在代码里加入批量分批次处理的逻辑,或者每次处理完一张就关闭图片对象(用with语句打开图片会自动关闭)。

今天介绍的只是Pillow库的基础用法,它还有更强大的功能:比如制作GIF动图、给图片添加滤镜、识别图片中的颜色分布等。学会用代码处理图片,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做出很多手机APP做不到的个性化效果。

现在就打开电脑,跟着案例敲一遍代码吧!刚开始可能会遇到报错,但只要耐心排查,很快就能掌握诀窍。处理好的图片发到朋友圈,配上一句“用Python做的图,是不是很赞?”,绝对能收获超多点赞~

来源:绿叶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