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2025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预期改善但需求偏弱,制造业PMI整体平稳
2025年8月PMI数据点评
全文共2208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李沫 伍超明
事件:2025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正文
一、预期改善但需求偏弱,制造业PMI整体平稳
8月份制造业PMI 为49.4%,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见图1),反内卷对生产端的冲击有所消退,价格和市场预期有所修复是主要原因。但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处于50%荣枯线下方,高温多雨天气等季节性扰动,以及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是主要拖累。往后看,受消费和房地产两大内生动能恢复脆弱性较高、政策效应减弱以及出口下行压力犹存等多重因素制约,但天气因素好转,PMI会季节性提高,预计9月份制造业PMI大概率提升至49.8-50.2%之间,均值在50%上下波动。
(一)供给扩张提速,需求延续收缩。8月份生产指数和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8%和49.5%,分别较上月提高0.3和0.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扩张提速、但新订单指数继续位于收缩区间,表明国内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待巩固。从需求内部看,内外需表现平稳,但继续呈现收缩态势。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见图2),基本平稳,主要源于中美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及已加征关税影响逐渐显现的共同影响。预计年内出口订单仍将拖累制造业总需求,但随着中美关税暂停期延至11月,双方关税税率继续提升的预期下降,出口大幅收缩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同时本月新出口订单回落幅度与整体新订单指数基本相当,反映内需同样表现平稳,延续了7月份的边际放缓态势,继续对制造业总需求形成拖累。
(二)新动能支撑增强,消费和地产需求持续偏弱。分行业看,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分别为51.9%、50.5%,较上月分别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新动能对需求的支撑作用增强,或主要源于反内卷对生产端的短期冲击有所消退;消费品和高耗能行业制造业PMI分别录得49.2%和48.2%,分别较上月下降0.3和提高0.2个百分点,前者回落主要受两新政策效应支撑减弱影响,高耗能行业景气度回升或源于反内卷行动对价格形成提振。但下游消费品制造业收缩加剧、高耗能行业连续26个月收缩,表明国内消费和地产两大内生动能恢复的脆弱性较高,对经济回升向好的制约较强。
(三)反内卷对大型企业生产端的扰动消退,中小型企业PMI持续收缩。分企业规模看,8月份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8%、48.9%和46.6%,分别较上月提高0.5、回落0.6和提高0.2个百分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分化特征有所加剧(见图4)。其中大型企业PMI扩张加快,或主要源于反内卷对工业生产端的短期冲击有所消退;中小型企业PMI延续收缩,或源于中美关税税率实质性提高以及内需放缓压力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更为明显。预计本轮反内卷主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短期对生产和投资端的负面冲击将逐渐消退,中长期则有利于增加行业竞争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但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需求制约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亟待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四)预计8月PPI约增长-2.9%,全年延续负增格局概率偏大。8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分别较上月提高1.8和0.8个百分点,部分行业通过限产提价开展“反内卷”行动,对国内煤炭和钢铁价格形成支撑,是主要原因。预计8月份PPI环比降幅有望收窄(见图5),同比约增长-2.9%左右,但全年延续负增格局概率偏大。
二、股市回暖和暑假需求支撑服务业PMI回升,建筑业景气度降至收缩区间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0.3%,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一)股市回暖和暑期需求提振,服务业PMI升至年内高点。8月服务业PMI指数录得50.5%,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见图6),创年内高点,股市回暖以及暑期需求提振是主要原因。具体看,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居民出行相关的交通运输等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于60%,暑期需求是重要支撑;但房地产以及零售等行业景气度低于临界值,拖累作用明显。预计随着稳股市、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见效,财富效应有望助力内需回暖,加上近期推出的系列民生保障政策有望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未来服务PMI有望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但房地产和居民收入改善是一个过程,服务业PMI回升幅度不宜高估。
(二)极端天气扰动和地产需求走弱,建筑业PMI降至收缩区间。8月建筑业PMI指数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49.1%(见图6),创疫后新低,高温暴雨天气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是主要拖累。从需求和预期看,本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回落2.1个百分点至40.6%,回落幅度超过整体建筑业PMI,说明需求偏弱尤其是房地产需求走弱的拖累作用明显;业务预期活动指数提高0.1个百分点至51.7%,回升或主要源于市场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出的预期增强。往后看,预计在财政政策落实落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求下,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发挥托底作用,建筑业PMI或保持稳定运行,但房地产低迷拖累短期难改。
三、总结:8月份制造业PMI提高0.1个百分点至49.4%,反内卷对生产端的冲击有所消退,价格和市场预期改善是主要原因。但其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国内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是主要拖累。具体看,新订单指数、中小型企业PMI、下游消费品制造业、高耗能行业以及建筑业PMI均低于50%荣枯线,反映出消费和地产两大内生动能对经济恢复的制约仍强。同时反内卷释放的“限产提价”信号继续对价格端形成支撑,加上股市回暖和暑假需求提振带动服务业PMI回升,预计未来价格端尤其是核心CPI有望温和回升。但需强调的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推动消费回暖与稳定房地产市场,才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往后看,9月份制造业PMI继续面临需求不足和政策效应趋弱的制约,但天气好转PMI会季节性提升,预计PMI大概率提升至49.8-50.2%之间,均值在50%上下。
免 责 声 明|
本微信号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时,并不表明这些内容代表本人观点,其目的只是供访问者交流与参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微信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阅读者的一切商业决策不应将本微信号内容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微信号所涉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本微信号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客观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见,投资者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对任何基于偏见角度理解本微信号内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微信号内容(除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表、引用或传播。
本人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