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嵬坡上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后世嘴里越传越野。有说是国难压顶,有说是帝王心软;可见证的人极少,谣言倒是一直比真相活得久。前些年,考古队又在她的墓里翻出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那点谜底,到底是解开了,还是绊住了更多人想入非非的脚步?
杨贵妃的消失,谁说得清?
马嵬坡上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后世嘴里越传越野。有说是国难压顶,有说是帝王心软;可见证的人极少,谣言倒是一直比真相活得久。前些年,考古队又在她的墓里翻出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那点谜底,到底是解开了,还是绊住了更多人想入非非的脚步?
话说回来,杨玉环的人生,如果搁现在,那妥妥的是一部年度大剧。想当年,她生在陇西杨家,老家在甘肃那边儿。杨家祖上看天听地,是有牌面的官宦世家,虽然到她这代多少有点落势,可门口牌匾还挂着,人也还是当地大户。小时候,家里不光有钱,父母还格外“鸡娃”——请高人教她琵琶书画,琴棋样样不落下。一个少女,生得水灵又有章法,哪家长辈看见了不想多瞧两眼?
其实一开始,杨玉环也没想过跟皇帝、后宫扯上那么大干系。她十几岁那年,家里托人,正准备铺一份稳妥姻缘。这时候,宫里开宴请官员,她跟着父亲进京露脸,正逢王孙贵族扎堆。结果一回头,寿王李瑁看她的眼神就黏上了,再也甩不掉。他倒也没掩饰什么,直接跑去跟母亲武惠妃打报告:“娘,这姑娘,我得娶!”
武惠妃可不是普通婆婆,她宠儿子,也真心喜欢这个精灵女孩,三下五除二把婚事敲定。杨玉环就这么被送进了宫门,成了皇家的媳妇。头几年,日子舒坦得出奇。李瑁虽谈不上风流才子,但能宠她、在乎她、琴瑟和鸣。说不定她就这么过一辈子,荣华又体面;可惜,后来一个巨浪,把她按进了更深的命运漩涡。
那是唐朝盛世光景的最后一抹余晖。李瑁的母亲、宫廷里风头无两的武惠妃,突然染病去世。家里这个顶梁柱倒下,唐玄宗整个人都变了。李隆基少年得志,一路披荆斩棘,女人见得多了,可就是对武惠妃情深难舍。丧妻如丧魂,日渐消瘦。
这个时候,满朝公卿都点头哈腰劝慰,没几个能说上话。高力士悄悄递了个话:“不如让杨玉环来陪陪陛下?她懂事儿,能宽解皇上。”
所以,皇家的事哪有简单?当爹的不说话,三言两语间,杨贵妃在“还俗”前先被送去穿了道士袍子,在道观净身。等过了风口浪尖,再“光明正大”地成了天子的女人。外头风头紧,也是不得已——换了谁,面对皇权和世俗的双重压力,能不动摇?
天知道杨玉环那会儿心里怎么想的,是怨?是压根没法反抗?还是只好随波逐流,装一脸的坚强自如。反正从今往后,她不再是寿王妃,她成了杨贵妃。
进了后宫,眼见日子变了味,荣宠是多了,可那层华丽的壳子,包住的却是更多的不自由。唐玄宗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还喜欢她腔子里的灵气。二人相对,免不得有琴瑟和鸣、夜话长谈的温情时刻。可这些“美好”,到底能撑得住头顶那口大锅多久?没人敢打包票。
到了755年,安史之乱忽地闹起来。安禄山本是玄宗手里的一枚棋,谁知这棋子反咬了主人。一天人心惶惶,前线的大军变节,长安风雨欲来。唐玄宗慌了,连夜带着杨贵妃和随从逃命,日夜兼程,哪还有昔日的帝王派头?逃路上,困死病死的也有,一只队伍全靠咬牙顶着。
这些天里,将士们的心思早变了。看着杨贵妃还珠围翠绕,宫女们小声叹气,男人们把一腔怒火都归咎到她身上。“国都丢了,还不是她和她家作祟!”大伙子嘴皮子上那点怨气,谁劝都压不下去。唐玄宗再不是往日那位能镇全场的天子,被自家兵将围着索命,说到底,是命运的小小蚂蚁。
马嵬坡,那块土得掉渣的地方,本来是歇脚的驿站。这一夜,竹杖捶地,兵匪将官齐声哗然,“贵妃不死,我们也不答应!”好笑的是,那会儿的杨贵妃,可能都没料到自己最后会落到这种田地里。
唐玄宗,那个曾经把江山坐得四平八稳的人,这时候只剩两个选择。一边是自己和皇权安全,一边是情感和诺言,怎一个“难”字了得。他咬着牙,叫高力士带杨贵妃去“解决问题”。也许那一刻,他心里空到没底;也许,仅仅是疲惫太深,不再有选择。
事远人稀,只有高力士和几名心腹在场。后来的传说就像风,什么“其实没死”“移尸换葬”各种版本乱飞。唐玄宗算是帮杨贵妃收了口气——后面兵将安稳了,他也带着残队继续奔南。谁知一场大乱打散了天下的繁华,却也把他和贵妃之间所有的温热切断。
从此,杨贵妃消失了。传说满天飞,有说她真在马嵬坡上吊了,也有说她其实被秘密送走了,没死成。民间传一口气,说她被送去了日本隐姓埋名当平民,奈良还有所谓“杨贵妃墓”。这些事,真假难辨。
考古队后来的事儿,也挺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嵬坡边上挖出一座大墓。墓葬气派着呢,陪葬品琳琅满目,唐朝美学的巅峰。墙上画了很多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生活场景。可是,坟里没找到完整的遗体,只有一点点骨头碎屑,风化厉害,谁也搞不准是不是她。
墓不算盗过,东西还都在,偏偏人不见了。有的专家琢磨,难道玄宗后来不舍,悄悄换了葬地?还有人更大胆,说,也许她本来就在马嵬坡没死,被保护着走了。各种化验意见也不靠谱,残片太烂了,“高科技”都用不上。
那座墓成了杨贵妃的又一个谜。每隔几年就有学者冒出来,说壁画里或哪件陪葬品藏着线索。也有人翻日本民间传说,说那头确实有个神秘中国美人,和大唐皇室扯上关系。查是查过,讲是讲过,证据总归差了点意思。
外头人觉得,这种事不解开才对味。一个女人的生死,为什么连千年后的我们都能牵肠挂肚?马嵬坡的风,吹掉了很多帝王将相,可杨玉环的故事偏偏没绝后。也许,“谜”永远比“答案”更好听。
你说,最后那一夜,杨贵妃到底有没有真正死去?也许只有夜色自己记得了。我们这些后人,看壁画、翻遗骨,偶尔做一场闲梦。历史的谜底,大抵如此吧——越想解开,越缠得紧。
来源:溪边觅奇石的石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