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开来,众多企业、形形色色的个人,乃至中小学的课堂,都已经在不同程度地引入并运用AI技术。
作者:青年文摘。今天是「热读」栏目,高能有料
随着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开来,众多企业、形形色色的个人,乃至中小学的课堂,都已经在不同程度地引入并运用AI技术。
就拿DeepSeek来说,它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豆包则以其智能交互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和问题解答服务;文心一言在文学创作和语言理解领域表现出色,为创作者们带来了新的灵感;而kimi也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若想让AI助力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晰、准确地说出你的问题或指令。这些问题和指令被称为“提示词(prompt)”。
提示词有多重要——如今有专门为提示词举办的大赛。
新加坡科技局举办的全球第一届GPT-4提示词竞赛冠军张席拉,总结了一个万能公式——CO-STAR,这个公式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你更加出色地向AI提出问题或下达指令,从而充分发挥 AI 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潜力。
那么,怎么运用这个万能公式呢?
绘/与鱼
C
Context上下文
在给AI布置任务之前,要先告诉它任务的背景(即上下文)。
比如,“我是一个11岁小学生,我正在学习鲁迅的相关作品。”
O
Objective任务
清晰、准确地说出你希望AI执行的任务。
比如,“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详细介绍关于某某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绘/与鱼
S
Style风格
指明你希望AI在回答问题时使用什么风格。
比如,“我希望在保证内容准确性的同时,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必要时可以引用小说原文。”
T
Tone语气
确定AI回复的情绪或态度。
比如,“回答语气要轻松、友好、有趣,适合我们小学生。”
A
Audience受众
告诉AI它的回答是给谁看的,它可以据此调整内容的复杂程度、用词和例子。
比如,“希望你在保证知识准确的情况下,用简单、生动、易于小学生理解的语言回答问题。”
R
Response回复
规定AI的回答格式。你可以要求AI按照段落、列表或表格等形式来回答问题,提高可读性和实用性。
比如,“希望你用顺口溜或表格的格式来回答问题。”
绘/与鱼
CO-STAR模板的六大元素
上下文(Context):描述任务背景,让AI理解具体场景。
任务(Objective):明确你期望AI执行的任务。
风格(Style):指定你希望AI输出的表达风格。
语气(Tone):指定AI回复的情绪或态度。
受众(Audience):明确目标受众。
回复(Response):规定AI的回答格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不要撰写一个冗长的提示词。最佳策略是运用多个彼此相关联的提示词,逐个依次进行提问。
比如,你想要了解某个历史事件的多方面情况,可以先就事件的背景提出一个提示词,待AI给出回答后,接着就事件的经过再提出另一个提示词,如此循序渐进。当AI给出相应的答案之后,你还有必要提醒它检查作答的过程中是否有遗漏的关键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 AI 给出更加全面、准确且令人满意的回答。
你学会了吗?不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同学或者同事。记得要经常把它拿出来反复温习,不断加深理解和记忆哦!
来源: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