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调研,恰逢8月15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和俄罗斯普京总统在阿拉斯加会晤。又逢八月底九月初的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普京总统将与我最高领导人多次会晤,而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在关税和制裁等问题上的角力还在继续。在此背景之下,我们访问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展开一系列调研和会谈,
本次调研,恰逢8月15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和俄罗斯普京总统在阿拉斯加会晤。又逢八月底九月初的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普京总统将与我最高领导人多次会晤,而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在关税和制裁等问题上的角力还在继续。在此背景之下,我们访问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展开一系列调研和会谈,有助于深化中俄关系的理解、互信与韧性,也有助于为上合、金砖等以中俄两国为核心的国际多边平台找到进一步发展、壮大、深化的思路和战略。
翟东升老师和俄罗斯专家学者交流
2025年8月中旬,我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几位同事一起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两市进行了密集的学术调研与交流活动。
尽管这个时间是俄罗斯大学的暑期和上中产阶级外出度假的集中时段,但经过各方努力,我们最终得以与莫斯科大学政治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俄罗斯财政金融大学、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与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等学术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工作交流和学术访谈,效果远超预期。
除了与学术机构对话外,我们还重点调研了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俄罗斯社会情绪、中美俄大国三角关系、中俄学术交流合作等议题,特别拜会了有条件接近俄罗斯政治核心圈的几位政要或前政要,也分别与俄罗斯产业界、金融界与智库界人士举行了座谈,以期全方位地了解俄罗斯上层精英和中产阶级对上述若干问题的看法。
本次调研,恰逢8月15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和俄罗斯普京总统在阿拉斯加会晤。又逢八月底九月初的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普京总统将与我最高领导人多次会晤,而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在关税和制裁等问题上的角力还在继续。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访问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展开一系列调研和会谈,有助于深化中俄关系的理解、互信与韧性,也有助于为上合、金砖等以中俄两国为核心的国际多边平台找到进一步发展、壮大、深化的思路和战略。
莫斯科国立大学(Moscow State University, МГУ)主楼
以下分几点介绍我们此行的所见所闻和思考。
一、俄罗斯的战时经济运转情况
(一)城市风貌。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城市干净整洁、安全有序,楼宇、道路等城市设施维护良好,街上车水马龙,景区、市场和车站人头攒动,几乎感受不到战争气象。原本的流浪汉、酗酒者、罪犯被大批征召入伍成为有用之人,反使城市治安更加良好。
周末时,我们走访了莫斯科普通民众摆摊的二手市场,发现商贩在上厕所时,可以将手机置于露天货架、循环播放售卖语音而不担心被偷窃。两地社会治安状况接近中国,而明显强于欧洲各国主要城市。
(二)物资供给与价格。两地的基础物资未观察到有供给问题,调研的超市商品琳琅满目,顾客较多。但是,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国内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持续的大幅上涨。
据久居当地的华侨口述,开战前莫斯科地铁票价为45卢布,目前为67卢布,涨幅近50%;一桶五升装矿泉水的价格上涨约20卢布,涨幅约13.3%;蔬菜价格上涨更为厉害:土豆、黄瓜均出现了200%以上的涨幅。
(三)就业形势。由于大量劳动力被军工生产与战争前线吸纳,俄罗斯民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一工难求。
数据显示,俄罗斯6月失业率维持在2.2%,创历史新低;另一说法是失业率接近1%。这些数据与我们走访获悉的实际情况吻合。因此,俄罗斯当前对外国劳工需求量较大,两地随处可见中亚劳工。
(四)地产建设热潮。莫斯科市内和郊区处处可见建筑工地,多为正在建设的居民楼。
这一地产建设热潮的成因主要有二:
第一,参军打仗让俄罗斯中青年男性获得较为丰厚的酬金,使其能够在大城市郊区购得一套小户型房产。俄罗斯合同兵签约即可获得约合人民币20-50万的一次性报酬,每月基本工资收入1-2万元人民币,击杀敌方士兵、摧毁装备、获取勋章都会获得额外奖金,断指、断肢、失明等永久性损伤可获得不菲的补偿,并能够每月获得退休金。牺牲后,家属也能获得丰厚的抚恤金。莫斯科市郊房价每平米折合人民币约为2-3万,俄罗斯户型套内面积普遍在25-60平之间,总房价约合100万人民币。因此,来自小城镇的青年如能从前线平安归来,获得的收入足以让他们在莫斯科郊区购买房产、站住脚跟。
第二,持续的高通胀使民众有较高意愿购买房产保值增值。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通货膨胀率自2022年开战以来居高不下。2025年,其通胀率维持在7%-10%之间。较高的通胀率使民众有动力将手中存款转化为房产等实物资产,以避免财富缩水。房价上涨,既有上述真实需求来买单,又有这些投机性资金涌入的推波助澜。
莫斯科地铁革命广场站(Ploshchad Revolyutsii)
二、两地精英阶层对俄乌冲突的态度
有几场座谈的对象主要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企业家、金融家与知识精英,参与者均能讲较为流利的英文,国际化程度相当高。总体来看,国际化精英阶层对战争保有较高的支持度。
其原因可总结如下:
第一,精英阶层的生活与战争影响基本隔离。莫斯科、圣彼得堡两地歌舞升平,生活物价的上涨对精英阶层而言并无太大负担,对合同兵的招募又使中产阶级不再担忧全面征兵政策危及其自身的子女。
第二,反对普京的精英在开战后便积极寻求转移资产、移民国外。因此,目前留下来的精英,要么不反对、要么支持战争。部分人士甚至认为普京早在2014年就该一劳永逸地解决乌克兰问题、批评其过于保守,特别军事行动刚刚开始的时候过于心慈手软。
第三,对乌开战与所调研精英的意识形态吻合。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对领土扩张的热忱与执念。一位年轻的企业家直言,土地是俄罗斯的核心诉求,“土地比人更加重要”,为了扩张和巩固领土,俄罗斯民族对于战争的心理承受度远高于其他民族;
另一方面,对过往伟大帝国的怀念。我们调研的总体感受是,怀念帝国是俄罗斯中老年精英们的共同意志、重建帝国是俄罗斯精英们最重要的议程。会谈中,一位年纪60多的乌克兰裔科研人员动情直言,他的祖国“既非俄罗斯,也非乌克兰,而是苏联”。我们从其他信源交叉验证了这一事实,即俄罗斯年长者比年轻人更加支持战争,更加怀念苏联,因为他们经历过苏联时期,怀念过去疆域辽阔、实力强大、举世尊重的“红色帝国”。
苏联热和斯大林热是近年俄罗斯的社会政治心理新动向,拉夫罗夫出镜时胸前印有CCCP字样,其实就是这种新动向的表现。在俄罗斯人最尊重的政治人物榜单上,斯大林原本一直在十几名左右,但是近年来被抬升到前三名,与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不相上下。
拉夫罗夫在阿拉斯加参加俄美领导人会晤时被拍到身穿印有“CCCP”字样(“苏联”一词的俄语缩写)的卫衣
三、俄罗斯社会对华态度
通过与在俄长期旅居华侨、在俄中资企业座谈,代表团获悉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对华态度有了较大改善,莫斯科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性随机犯罪行为基本消失,Labubu盲盒手办、《黑神话悟空》游戏等中国流行文化在俄罗斯大受欢迎,中国驻俄使馆的交流日已成为俄罗斯儿童与青少年最为热爱的活动之一。此外,我们走访两地商场、机场、高铁站,其指示牌已均用俄中英三语标注。
由于制裁,俄罗斯大学与欧美联系基本中断,因而对与中国合作显示出极大热情。由前副总理沙赫赖教授出面介绍,我们一行受到了联邦财政金融大学、人文大学(原苏共中央党校)的热情而隆重的接待;圣彼得堡高等经济大学也主动提出为我们开具前往圣彼得堡访问的邀请函。这些大学极其恳切地希望与中国高校进行共同科研、学术交流、互派访问学者、学生交换等系列合作,尤其希望推动对国际货币与支付体系改革、航运再保险、反制裁战略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共同研究。
当然,另一方面,大量中国商品的涌入,也正在危及俄罗斯自身的制造业产业利益与生存空间。比如在汽车领域,俄罗斯的本土品牌根本无法与中国的汽车品牌相竞争。因此,为了避免进一步去工业化,俄罗斯近期出台了一些对关键产业的保护主义的政策,也属情理之中。
在与俄方讨论中国企业在俄利益的时候,我们反复强调这一事实:中国虽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国,事前也没有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判断,但是我们还是保持了相对的善意中立,即便这种中立给中国与美欧的经贸关系带来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西方对俄制裁固然给中国企业让出俄罗斯市场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从俄罗斯市场获得的利润,恐怕小于他们在欧美市场上的损失。因此,需要俄罗斯方面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的处境和得失。
莫斯科红场的古姆百货商店(GUM - Gosudarstvennyy Universalnyy Magazin)的红旗展台
四、几点感想
(一)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综合调研与座谈获得的印象,我个人认为,俄罗斯仍有较为充足的能力支撑战争进行,短期内结束战争的紧迫性并不强。
首先,是俄罗斯有充足人力和财力维持对乌战争。俄罗斯近期每天募兵约1000人,这一数字约为乌克兰两倍,且自2023年来保持稳定;2022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保持顺差,联邦财政每年赤字约3万亿余卢布,而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资产在2025年7月仍余1598亿美元(约合12.78万亿卢布),足够支撑未来三年的战争消耗。如果俄方向周边友邻出售战略性资产和权益,则以现有规模维持战争的可持续性更强。
其次,俄罗斯社会高度分层,当前战争状态下的利益分配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顶层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中产不受战争威胁,底层年轻男性又能够通过参军获得大笔资金,改善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条件。只有(尤其是底层的)年长者因通货膨胀而实际收入缩水,成为战时经济模式的受损者。这一利益分配结构难以激发社会对战争的大规模反对,有利于战争继续进行。所谓“战斗民族”,可能不是指他们多么善于战斗,而是说他们对战争带来的生命损失安之若素,在其集体潜意识中,战争是国家生活的正常乃至必要组成部分。
最后,高通胀、高利率和财政赤字是俄罗斯当前经济模式的潜在风险点,但目前尚未见情况恶化。当前,俄罗斯关键利率仍处于18%的高位,通货膨胀正在逐步改善。目前看,这一压力尚可控。一方面,债务逾期率与重组需求比率仍维持稳定。另一方面,企业尚未受到严重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个体工商户破产数量同比增加20%、但企业破产数量减少至8570家。
因此,俄罗斯目前仍保有较大的战争潜力。即便俄罗斯同意停战,其要价也会相当高;即便俄乌就乌东四州的战线达成停火或者停战协定,俄罗斯未来数十年内还会择机对乌军事扩张:从根本上否定乌克兰主权的思维,至少在俄罗斯精英阶层中已相当普及。他们的梦想,是完成俄罗斯民族的内战,至少实现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兄弟之间的再统一。
俄罗斯东正教婚礼仪式
(二)中俄关系的未来
个人感觉,俄罗斯背弃中国、再次倒向美西方国家的概率较低:
一方面,客观态势上,中国的善意中立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俄罗斯战时经济模式得以持续的逻辑前提。尽管中国没有出售成熟军工产品来支持俄罗斯的对乌战争,但是有了中国质优价廉的民用工业制成品的持续输入,才能使俄罗斯维持当前的战争景气,其国内才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彻底失控;有了中国工业装备零部件的不断供给,俄罗斯才能在美西方对乌援助下取得战局的相对优势。
另一方面,主观认知上,俄罗斯精英们对本国处境有比较清晰的战略认知。在与俄方各界精英交流时,他们均认识到了美西方国家曾对俄罗斯反复欺骗的这一事实,而中国不仅未曾欺骗俄罗斯,且到目前仍保持善意中立。另外,多位受访者也坦率地表示,尽管特朗普政府对俄比较友好,但是美西方存在弥散性的对俄敌意;特朗普仅有四年任期,这对于俄罗斯而言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机会窗口,并不足以使俄美关系出现根本性转圜。
(三)俄罗斯旅游业的潜力值得挖掘
如果说有什么建议可以提供给俄罗斯朋友,那么在战后大力挖掘俄罗斯的旅游业潜能,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俄罗斯我一共就去过三个城市,远东的海参崴,加上这次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非常值得一游。
作为曾经影响和控制半个地球的红色帝国的首都,莫斯科的雄伟壮观超乎我的想象,实在是叹为观止。它的美,直观地诠释了当年美学课堂上老师讲过的“雄壮美、暴力美、崇高美”。尽管2025年的中国在科技方面全面超越俄罗斯,人均GDP也追平了俄罗斯,但我来到此地拿北京对比莫斯科时,仍然不由自主地感慨:整体上讲,无论是大国气象、建筑美观、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洁净程度,便捷与人性化,现代化程度等等,北京与莫斯科的差距在2007年之前可能还是挺大的。最近十几年,借助高科技赋能和大规模城市新基建,原本巨大的鸿沟才刚刚被填平。
莫斯科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纪念碑(Worker and Kolkhoz Woman)
有趣的是,来了莫斯科,才能意识到以北京为代表的若干中国北方城市的面貌及其生活方式是怎么来的:一环套一环的环线,双向几车道的大宽马路,其实就是以莫斯科的道路为翻版的。许多大学的主楼其实源自莫斯科大学的主楼,只不过高度、面积和气势上远远不如其模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想象一下,1950年代刚从山沟沟打进城的中共革命者来到苏联访问,他们眼中的莫斯科的建设成就,会如何塑造他们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想象。
莫斯科全俄展览中心(VDNKh)的民族友谊喷泉
如果说莫斯科代表的是苏联的全球红色帝国的雄心,那么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就代表着18、19世纪沙皇俄国对近代欧洲的向往和学习。雄才大略的彼得一世微服私访去欧洲游历学习,他把他看到的美好欧洲,全都搬到圣彼得堡这个波罗的海沿岸城市。曾几何时,圣彼得堡市内的人口中,仅有15%是俄罗斯人,大部分人都是来自欧洲各地的商人和中产。
圣彼得堡的宫殿广场(Palace Square)
今天的欧洲正在被觉醒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折腾得面目全非,某些名城的脏乱差和怪诞审美经常会令中国到访者感到失望;但是如果你来到圣彼得堡,就能看到一个更接近传说的经典款欧洲城市:优雅,豪华,干净,安全,处处是宫殿、凯旋门、方尖碑,东正教和天主教风格的大小教堂,各种雕塑、芭蕾和音乐,街边的即兴舞蹈表演,等等,令人目不暇接。200年的繁华和100年的呵护,才能积累如此丰富精彩的文化艺术成就。
莫斯科胜利公园(Victory Park, Парк Победы)的胜利广场
在西方的长期排斥和制裁背景下,在中国的工业竞争力面前,俄罗斯要大规模发展制造业恐怕很难成功,内循环的潜力也有限。而如果旅游业能成为俄罗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那会大大有助于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她走出资源诅咒,对冲战后可能出现的失业飙升和社会动荡风险。唯一的遗憾,是俄罗斯人对于靠旅游业发财似乎缺乏兴趣。对外族人的傲慢冷谈,也许是斯拉夫人的传统个性?旅游业要搞得好,不光是靠好山好水好建筑,还需要专业性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精神,这可能需要政府的引导、培训和动员。
圣彼得堡的圣以撒大教堂(Saint Isaac's Cathedral)
我个人猜想,未来俄乌实现休战或停战之后,俄罗斯的通胀和经济增速都会大幅下行,俄罗斯卢布也可能会进入大幅下跌的周期,从而迎来俄罗斯旅游业的一个黄金发展期。俄罗斯政府和中国的旅游从业者都应该做好必要的准备。
来源:翟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