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11所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叠层电池的示范应用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获批参与科技部“III-V族薄膜电池及与晶硅的叠层电池低成本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并立项。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点专项,将针
国 内 航 天
近日,深蓝航天自主研发的可回收复用液体运载火箭“星云一号”,圆满完成级间分离系统地面试验,试验过程各系统工作表现正常,解锁分离动作执行完整。
本次试验经过十余轮解锁分离测试,成功验证了非火工解锁系统在重复工况下的稳定性,标志着深蓝航天在低成本、高可靠分离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11所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叠层电池的示范应用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获批参与科技部“III-V族薄膜电池及与晶硅的叠层电池低成本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并立项。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点专项,将针对商业航天飞行器应用开发低成本物理电源技术,并验证其在低轨空间应用中的可靠性。
当下,商业卫星物理电源技术正朝着低成本、高效率和高可靠的趋势发展,但商用空间飞行器太阳电池却面临“价格高的用不起、价格低的不可靠”等难题。
该项目将通过基于空间电子辐照影响下的叠层电池结构优化,降低新型低成本电池的在轨效率衰减;通过空间应用环境下的一体化封装组阵技术研究,探索与新型低成本电池匹配的组阵材料、工艺,并满足低轨应用需求;通过研究空间应用环境下的电性能验证技术,形成工艺参数、地面试验及在轨运行数据库,为产品不断优化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科研模式升级完善数据基础。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完成装车出厂,奔赴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长二F遥二十一火箭作为下半年载人飞行任务的“值班岗”和后续正式飞行产品,兼具值班和执行飞行任务的双重职责。
在本年度运载型号高密度发射的紧张节奏下,一院211厂长二F火箭总装测试队伍秉承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克服人员、厂地、周期紧张等困难,采用任务串行与并行相结合等方法,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按照产品预验收检查要求,211厂总装事业部开展了产品出厂前的技术状态落实情况再确认、重点作业项目再核查工作,并完成产品总装期间全箭多媒体记录再确认,切实为保证产品质量做足准备。
国 际 航 天
西班牙航天推进技术初创企业Pangea Aerospace公司近日宣布完成2300万欧元(约合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总部位于马德里的海珀里昂基金(Hyperion Fund)领投,多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参与,包括欧洲阿里安集团(ArianeGroup)前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休伯特·鲁塞尔(André-Hubert Roussel)。所筹资金将用于加速该公司在欧洲推进系统市场的扩张,并升级其位于西班牙巴塞罗纳和法国图卢兹的制造与测试设施。Pangea Aerospace公司以研发气尖发动机(aerospike engine)技术著称。该技术理论上可实现更高推进效率,但因设计复杂性长期难以落地。2021年,该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测试了气尖发动机原型机。据今年公告披露,该公司目前持有8份企业及机构合同,包括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研究未来欧洲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大推力发动机设计,以及推进系统在可重复使用上面级中的应用方案。不过相关技术尚未经历太空飞行验证。该公司强调其战略聚焦于推进系统研发,暂不涉足完整运载系统开发。Pangea Aerospace公司表示,其商业模式类似于航空领域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通过为多平台提供核心动力装置实现商业验证。这一路径与当前主流运载企业普遍采用的发动机自研+整机集成模式形成对比。目前仅有少数商业航天公司采用外购发动机模式,例如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的火神半人马座火箭(Vulcan Centaur),其动力系统由美国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和L3哈里斯公司(L3Harris)所提供。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张子豪
校对 | 李文辉
主编 | 张文军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来源:我们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