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宜居主题 深化国际表达——2025年《上海报告》工作方案研讨会顺利召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00:48 2

摘要:3月20日下午,2025年《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简称《上海报告》)工作方案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出席会议。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

3月20日下午,2025年《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简称《上海报告》)工作方案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出席会议。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权威专家,以及城市日中心、全市16个区建委相关负责同志参会,共同为世界城市日平台公共产品《上海报告》新五年编制规划及2025年工作方案出谋划策。

会上,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国平、复旦大学教授于海、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宁越敏等专家们就报告主题、审查目标、编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报告强化国际叙事,“展现上海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韧性”“展现包容式创新的上海实践”“诠释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等提出了新的期待。各区建委代表表达了对《上海报告》编制工作的支持,并提出了结合本区特色的撰写建议。

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对编写《上海报告》四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强调其在传播上海经验和中国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强化问题导向,评估要实;二是要用好世界语言,突出人民性;三是推动多方合作,提升影响力,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总工程师刘千伟做总结发言,他强调:一是要深化中期评估,突出上海可持续发展实践亮点与经验总结,重点围绕“人民城市”建设中的韧性、宜居、智慧等核心方向,结合上海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工作提炼亮点。二是要强化国际协同,打造可持续发展公共产品体系,加强《上海报告》与上海奖、《上海手册》、上海指数等公共产品的集成,通过联合国平台为全球城市提供“中国样本”。三是要推进“1+N”体系,构建市区联动的全域行动网络,鼓励全市16个区在市级报告的框架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级报告,既展现市级统筹,又挖掘区级个性化实践,实现“百花齐放”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为全球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多层次参考。

背景回顾

《上海报告》的工作背景深植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旨在通过17个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进步,并鼓励各国城市在框架下开展自愿评估工作并撰写地方自愿评估报告(VLR),截至2025年3月,全球已有43个国家的197个城市或地区向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提交了地方自愿评估报告。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会同上海社会科学院于2021年正式启动《上海报告》编制工作,每年形成一份年度报告,其中《上海报告·2022》(包含市级报告及松江、奉贤区报告)和《上海报告·2023》(包含市级报告及松江区报告)英文版均已上线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官网。同时,基于编制地方自愿评估报告的共同目标,上海与友城芬兰埃斯波市自2022年起合作举办“上海—埃斯波市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旨在交流两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不仅实现了“上海方案”的海外输出,更构建了“地方行动—友城交流”的立体化叙事网络,为姊妹城市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双向赋能的合作范式。

来源:小钱聊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