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冤种人生之二:吴长子卤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06 09:15 1

摘要:穿过统一街洪益巷的逼仄巷子,斑驳墙皮上贴着褪色的“吴长子卤菜馆”招牌,像极了一部老港片的布景。店里那口大卤锅,早已没了早年沸腾翻涌的架势,只剩几块猪耳朵.牛肉.牛筋和藕片孤零零漂着。老板吴长子缩在柜台后刷手机,脖子上的大金链子早摘了,和当年那个“古惑仔”形象判

穿过统一街洪益巷的逼仄巷子,斑驳墙皮上贴着褪色的“吴长子卤菜馆”招牌,像极了一部老港片的布景。店里那口大卤锅,早已没了早年沸腾翻涌的架势,只剩几块猪耳朵.牛肉.牛筋和藕片孤零零漂着。老板吴长子缩在柜台后刷手机,脖子上的大金链子早摘了,和当年那个“古惑仔”形象判若两人。

“老板,称半斤牛筋?”我试探着问。

“自己扫码,明码标价。”他头也不抬,指了指墙上的价目表。

这场景若搁三年前,怕是要被他一句“不称重、不标价、不收现金”怼回来。那时的吴长子,金链子晃眼,嗓门比锅里的卤水还冲。顾客挑完菜,他拎刀哐哐剁两下,手机往付款码上一拍:“扫这里,莫问价!”江湖人称“三不老板,卤味界的陈浩南”。

据说鼎盛时,吴长子的卤锅一天能卖400斤菜。游客挤在巷子里排队,举手机拍他剁菜的金链子造型,发抖音配文:武汉最拽卤味,没被老板骂过算白来!店里贴着“禁止问价”的标语,卤菜咸得人猛灌啤酒,但架不住网红打卡的狂欢。有本地街坊摇头:就是个咸菜摊子,搞些花板眼!那时的洪益巷,空气里飘着卤香、汗味和流量发酵的躁动。

如今的巷子安静了几分。价目表贴了,金链子摘了,连剁菜的架势都软了三分。我指着卤锅问现在一天能卖多少?他摸出根烟,叹道:百把斤顶破天。

隔壁桌坐着个老街坊,抿了口黄鹤楼酒:早年他拽,是因手艺硬。现在?抖音上比他花哨的多的是!

武汉的卤味江湖,从不论资排辈。吴长子的故事,像极了一碗放凉的热干面。大金链子、三不政策,曾是流量密码,却成了口碑毒药。年轻人要的是打卡仪式感,街坊要的是屋里楼下那口踏实味。当网红滤镜碎了一地,拽老板的人设反噬比卤水还呛人。 传统手艺若跟不上透明消费,终究熬不过资本游戏的碾压。

武汉的夜,从不缺新神话。只是不知洪益巷的卤香,还能飘进多少人的记忆里。江湖规矩,从来都是新人笑旧人哭。拽得了一时,拽不了一世。卤味如此,人生亦如此。

来源:一把纸伞听风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