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元级豪华MPV,2025款腾势D9 DM尊航型值不值得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3:22 3

摘要:8 月底的成都车展上,腾势对 D9 的产品线做了一轮较全面的调整,新推了“尊航版 / 至尊版”两大系列共 4 款车型,使得入门门槛下探、配置层次更清晰,官方给出的指导价区间也被明确为30.98 万元起(具体车型价位上有梯度)。这次改款并非仅仅是“换个配色”,而

8 月底的成都车展上,腾势对 D9 的产品线做了一轮较全面的调整,新推了“尊航版 / 至尊版”两大系列共 4 款车型,使得入门门槛下探、配置层次更清晰,官方给出的指导价区间也被明确为30.98 万元起(具体车型价位上有梯度)。这次改款并非仅仅是“换个配色”,而是在动力、智驾与舒适性上都做了较明显的产品化分层,试图把“旗舰感”下沉到更广的客户层面。

腾势 D9 自上市以来,一直被视作国产新能源豪华 MPV 的代表作,2025 款在保留旗舰化取向的同时,开始把“体验场景”做精,尊航型强调“豪华且实用”的家用/商务双重身份,而至尊版则更偏向礼遇与身份象征(双色车漆、帝瓦雷音响、中排 Air-SPA 座椅等)。

整体造型延续腾势家族“π-Motion 势能美学”,但细节上有针对性强化——盾形大格栅内部由之前的横向或网状结构,调整为矩阵/“L”形镀铬饰条,视觉冲击力更强,前大灯组与进气格栅在横向上拉伸,营造出更宽的面容感,同时在静止时也有很强的视觉存在。

侧面线条依旧偏向直瀑式、高腰线突出 MPV 的体量感与内部空间利用率;双色车身作为选装提升了仪式感(尤其是至尊版的金紫双色被强调多次)。关于车身尺寸,D9 维持了接近 5.25 米的身长与 3,110 mm 的轴距——这组数据是其保证三排空间和舒适体验的硬指标。轮眉、下护板和侧踏板的处理则偏向保守的豪华路线,强调材质与工艺而非花哨的造型语言。

尾部采取贯穿式尾灯配合上扬的小扰流板与下方镀铬饰条,夜间识别度高,整体风格偏成熟稳重但不失设计感。总体来说,外观更像是“经年打磨后的成熟产品”,针对的是重视稳重与场面的买家。

内饰做工沿袭腾势近期的高级路线:大面积软质材料拼接、双屏联动和仪表/中控布局追求对称与仪式感。腾势在内饰的“豪华感”上做了很细的工程化工作——材料触感、缝线、扬声器格栅的金属感,相比纯靠表演感的“豪华”,D9 更像是在做“可以长期使用的豪华”。

车机方面继续使用 DiLink(腾势/比亚迪系的智能互联系统),支持多屏协同(中控、仪表、副驾屏、HUD、头枕屏等多节点显示),生态应用与 OTA 升级机制是其一大卖点。

腾势把“天神之眼”作为其 ADAS 的家族名号,新车在不同车型上分别搭载了天神之眼 B / C 版本(对应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差异)。尊航型(尤其是四驱高配)搭配了云辇-C / 预瞄 2.0、天神之眼 B 等组合,能提供从城市拥堵辅助到高速领航以及更高阶的路面预瞄能力(包括对前方路况的提前识别与扭矩分配、转向辅助策略等)。

厂家的技术叙述里还强调了“路面预瞄 2.0”能够和车身控制、制动力分配做更紧密的联动,从而提升舒适性与安全边界。目前国内厂商在“高阶辅助”上更多靠软件与感知套件的组合取分,腾势的优势在于把车的动力与底盘控制与预瞄感知做了一定的耦合——这在长途巡航或复杂坡路场景里更易体现出差别。但任何辅助系统的用户体验最终还是取决于 OTA 更新与本地路况适配程度。

尊航型在二排座椅上有更务实的配置倾斜,中排座椅支持通风、加热并在部分高配上提供按摩功能(中排航空按摩座椅被作为卖点强调),同时提供更丰富的储物与场景化交互(如中控座舱的独立触控、冰箱触控显示等)。官方还把“空气健康舱”作为长期打分项来强化(PM2.5 过滤、负离子等)。

D9 的轴距让三排座椅真正做到“无差别空间体验”是它长久以来的主张。中排的座椅滑移距离充裕、靠背角度可调、且支持多种电动记忆/一键折叠逻辑,这对带小孩或常常需要变换载物场景的家庭非常友好。

后备厢容积在正常与放倒状态下跨度较大(官方给出 390–570L 普通状态,放倒后可扩展),这意味着日常家用与偶发长途箱货都能兼顾。车内多点储物、USB/C 口与独立空调出口也都配置合理,实用性远超过那些只看脸的内饰设计。

DM-i 在 D9 上是第五代混动逻辑(官方称为 DM5.0 / 超级混动),以 1.5T 发动机 + 大容量电机与电池组为核心。在四驱尊航型的参数表里,厂方给出的综合工况续航在“约 1020 km”量级,CLTC 工况下的纯电续航约 190 km(具体以不同工况与选装差异略有浮动),这使得 D9 在长途出行与城市日常切换中的燃油与能耗表现都有竞争力。动力输出上,超级电四驱的介入策略能在起步、超车与低附着路面时提供更直接的推力与牵引控制。

如果你经常跑长途、且充电条件不总是理想,DM-i 的高综合续航会是显著优势;但如果你主要是在城市短途通勤且家充便利,纯电版本(如 EV 尊航型)反而可能更省心。

腾势在车辆 NVH 上投入不少,官方宣称 120 km/h 下的舱内噪音低于 64 dB,并辅以双层隔音玻璃与座舱静音包来保证车内会话的私密性。悬挂系统偏向舒适取向,但四驱车型在弯道时的侧向支撑也比典型商用 MPV 更有底气。总体上是“偏乘坐体验的驾驶感受”。

产品力分析:优势、短板与适配场景

优势:空间与座椅:轴距与座椅布局是 D9 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排能真正使用。DM-i 的高综合续航适合不确定的出行场景。多屏联动、舒适性配置(中排按摩、冰箱、帝瓦雷音响选项)提升用户感受。腾势近年在 MPV 市场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口碑,购车权益与金融方案使得门槛更友好。

短板:虽然官方下探价格,但与竞品(比如某些豪华合资 MPV 的 PHEV 版本)相比,溢价仍明显;用户需要对“国产豪华”的价值认同。多传感器、多屏、复杂座椅与电气系统的维护成本与故障概率要比简单车型高。

最后我想说:腾势 D9 的这次产品线调整更像是一场把旗舰体验“下沉”到更多人群的尝试。尊航型在价格与配置之间找到了较合理的平衡点——对那些既要体面又要家用的买家来说,它值得去认真体验一番。

来源:一车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