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球还没落地,裁判哨子就停了,胡明轩那颗该死的三分球磕筐弹出,比赛时间定格在0.0秒,89比90,整片看台直接炸裂成两重天:澳大利亚选手抱成一团满地打滚,中国男篮那一侧集体摊手抱头,镜头扫过球员通道,一个小个子男人默默把毛巾拉得更高,把整张脸都埋进去——赵嘉义,
“吹爆的新人3分钟就被打出原形,这剧情也太狗血了吧?”
球还没落地,裁判哨子就停了,胡明轩那颗该死的三分球磕筐弹出,比赛时间定格在0.0秒,89比90,整片看台直接炸裂成两重天:澳大利亚选手抱成一团满地打滚,中国男篮那一侧集体摊手抱头,镜头扫过球员通道,一个小个子男人默默把毛巾拉得更高,把整张脸都埋进去——赵嘉义,连网暴都懒得带他,存在感稀薄得可怕。
三周前大伙刷屏狂夸的“印度战神”去哪儿了?那会儿他上场22分钟、三分4中3、效率值+27,抖音剪辑配着超燃BGM疯传,评论区清一色“下赛季顶薪锁死”,俨然国家锋线救命稻草。现实是这次亚洲决赛三场硬仗,他拢共出场14分23秒,得分只有可怜巴巴的2分,还是因为韩国后卫手滑,给他送了个篮下捡漏,连走步都晃悠悠。
更离谱的是,这两分就像用光了他所有的运气。那之后的对约旦、半决赛新西兰、决赛澳大利亚,他一次出手都没敢动过,空位拿球先瞄筐半秒,再干拔就怂了,球还在腰间对手就直接掏走,弹幕齐刷“面条哥腿又哆嗦了”。连训练里百发百中的定点三分,到了正赛就像系统出错。
热身赛沙特那场是分水岭。他首发打了半场,三分1中0、篮板卡位被大老黑顶着腰眼就飞,回更衣室的广播里,“换人王俊杰”直接宣布了板上钉钉。王俊杰二话不说顶上,一记单挑新西兰的2+1把全网打嗨,最后包揽赛事最佳阵,把赵嘉义的夏天硬生生挤成了背景板。
青岛主教练刘维伟老早就点出问题,“不是篮子差,是针头晃一针见血还不敢扎下去。” 季后赛打广厦G5,全队指着他救命,他6投0中还附带俩踩线失误,青岛直接回家;现在复刻剧本,只不过舞台更大,观众更多,死得也更惨。
打韩国那5分钟26秒,他最拿手的底角空位球传给胡明轩,自己躲防守人像烫手山芋;半决赛新西兰,对面大前锋一靠就把他弹出去两米远,摔得全美直播的解说都觉得尴尬;决赛三分钟隐身,对方后卫绕掩护就抹过去,剩下他茫然转圈,篮板让澳大利亚抢走打成二次进攻,分差从2分变5分,老郭在场边吼“硬一点!” 他条件反射往板凳里再缩半步。
队内喇叭是高诗岩场均9分——命中率不到20%,可人家敢往地板一扑五个球权,起身红着眼就是喊;雷蒙三分更铁才25%,暂停时段却吼得比你耳机里的机械女声都响。对比赵嘉义,场下永远是头埋毛巾角,替补席最角落的位置永远给他留灯,生怕镜头扫到那双慌神的眼。
球迷把单场+27的印度高光剪成GIF当糖磕,可有眼尖的数了数:对印度那场比赛防守错位被过掉4次、中路补防没卡到1个篮板,只是因为分差大翻不起浪,看着才像救世主。真正拉到生死强度,一刀就破功——那差不多就是他全部底牌。
亲哥赵嘉仁在国家队养伤,两人23年夏联一起飙分的视频至今挂在置顶,可惜哥哥会顶人急停,他只会接球就扔;哥哥的定点干拔在CBA场均17.4分,弟弟联赛空位三分41.7%却始终绕不开被帽名场面,亚洲杯追着镜头统计:被印度大中锋盖、关岛小后卫盖、韩国老胳膊盖,帽得队里余嘉豪都不好意思跟他站一排。
看看11月回来的锋线团:张镇麟动辄劈扣,臂展加机动一加一减相当于换了个球员版本号;曾凡博平地弹跳塞满帧率,一个回合能给他蹦出三次出手。再对比赵嘉义——夏天没练出的持球攻,到冬天更没得补,轮换名额只要开始砍人,头一个被划掉的多半就是他。
领奖台大合影,摄影师喊所有人往中间聚,他一个后退半步,脖子上那枚银牌轻得好像塑料货,镜头再闪,只留后颈那撮被汗水黏住的碎发。
飞机回北京,登机通道冷气灌脖子,高诗岩抱着平板边打呼边抖腿,赵嘉义一路盯着舷窗外,手机划到那张“怒吼庆祝”的照片时指尖抖了一下,然后又划过去,像什么都没发生。
也许下一趟长途飞行,他就去不了国家队的大巴了。谁还记得那张照片里热血的新兵?说到底,缺的不是准度,就是那股你敢捅破天的狠劲——刀都架脖子上了,你还在看血压计?
来源:游戏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