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浙江省宁波市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内人头攒动,北仑区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知产警官们围坐在一起,集中进行服务企业课件学习,并就如何做好知产保护、提供增值化服务进行细致交流。
3
月
25
日
周
二
“共富警务”让企业创新竞争有底气
《法治日报》记者 王春
《法治日报》通讯员 王西泽
不久前,浙江省宁波市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内人头攒动,北仑区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知产警官们围坐在一起,集中进行服务企业课件学习,并就如何做好知产保护、提供增值化服务进行细致交流。
“就像给企业安上‘防护网’。去年4月以来,预警感知平台预警了一条商业秘密侵权风险,守住了总估价超1亿元的多份涉密文件没有外泄。”落户北仑区的某国内知名上市企业负责人对前来采访的《法治日报》记者感慨道,这里的营商环境让人安心。
上述企业负责人的放心来源于宁波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去年以来,宁波公安以实施“共富警务”为抓手,聚力打造“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工作第一核心,以知产警官队伍为新质战斗力载体,创新发展出专门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全面防护的“法治防护体系”。
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专业机构,中心自成立以来就迅速推出“云端预警+地面巡查”的双网体系。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系统”和“宁波市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是中心的“左右智慧脑”,目前已经成为“云端预警”的核心双引擎。
作为全市168名涉企知识“活字典”的知产警官之一,林哲的主要工作就是“游走”于各大企业间。
“不能等案发再行动!”林哲说。一次走访中,他发现某企业核心研发部门的门禁系统存在漏洞,立即建议升级为生物识别技术,并协助建立“保密责任人”制度,成功阻断潜在泄密风险。
2024年11月,宁波某知名新能源领域上市企业遭遇商业秘密泄露危机,离职员工将相关技术信息外售,造成市场出现同质化产品,极大影响企业产销等各项收益。
中心接警后,依托7个部门“一站式”联动作战机制,在全面指导企业做好举证工作的同时,联合市场监管、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同步开展联合会商和案件办理等工作,仅用20余天便锁定外市6名犯罪嫌疑人,追回技术资料并为企业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
这类案件的快速侦破,得益于中心时刻秉持“企业吹哨、政府报到”的工作理念。
企业报案后,公安、检察院、法院以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第一时间联动,线索“一键流转”、证据“同步固定”,共同指导企业快速挽损、取证,为案件能最快速度侦破打下坚实基础。
中心负责人王琦超介绍说:“通过公检法等部门全流程的多方联动,同频共振让立案、检察、审判都走出新的‘加速度’,大家合力让企业尽快回归常态化的生产经营秩序。”
据了解,2024年4月以来,宁波公安已破获各类侵害企业知识产权案件140起,抓获相关犯罪嫌疑人348人,为企追赃挽损2.25亿元。
作为中心成立后第一批备案企业,北仑区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一年来真正实现了知识产权内部领域“零侵害、零发案、零受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安全的“红利”。
目前,在中心备案的企业已经拓展到了326家,基本囊括了北仑试点区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企业,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延伸出去的其他工业、制造业等产业领域企业,也逐步加入这个“大家庭”中,全量享受公安提供的全流程管家式服务保障。
“保护创新就是守护共富源泉。”宁波市公安局知产支队支队长林国标介绍,从北仑的车用半导体到前湾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所有关键节点都有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驻点,这种“嵌入式”服务更是催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依托自贸区政策,中心创新服务范围,精准服务做好新能源汽车出口订单号牌登记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办理新能源车相关登记1.4万余次,单笔业务时间缩短到8分钟,效率同比提升46.67%,为企业节省成本2000余万元。
“宁波公安布建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让我们在汽车新质生产力创新竞争中有了更多底气。”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心调查部负责人说。
据介绍,宁波公安将继续聚焦护航经济发展大局,按照“打击、防范、共富”立体推进,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在公安工作新动能新优势助推下,让“共富密码”在更多领域生根发展,全力守护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END
“开工有什么问题?有需要我们配合解决的吗?”
“大部分员工都已经返工上岗了,机器也都转起来了!”
……
今年3月初,在浙江慈溪长河镇工业园区内,企业人来车往、机器轰鸣,慈溪公安“共富警长”在各企业走访排摸,将公安服务送到厂区。
近年来,慈溪公安立足民营经济大市这一特点,主动融入发展大潮,创新推出“共富警长”机制,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慈溪市公安局长河派出所民警宓东杰,就是慈溪“共富警长”的典型代表。
今年是宓东杰扎根长河辖区的第18个年头,也是担任“共富警长”的第2个年头。辖区内的工厂、企业星罗棋布,大到颇具规模的制造业大厂,小到充满烟火气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其经营状况、人员构成、周边治安环境等情况,宓东杰都能脱口而出。
2月27日,在浙江福兰特有限公司的助企座谈会上,宓东杰向该公司负责人详细了解节后复工复产、人员返工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情况。
浙江福兰特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明星企业,以其严格的危化品管控体系而闻名,在电解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易制爆化学品,如何确保这些危化品的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安全无虞,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心头的大事。
宓东杰在长期的走访过程中深知企业的这一难题,在定期入企检查和主动问需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建设+网格化监管+制度落实+主动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建议,与福兰特共同建立了一套科学、严格的危化品管理制度。
“一方面对企业的危化品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慈溪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许汉桥介绍说,这项制度协助企业建立了危化品管理“双人双锁+视频巡查”的监管模式,明确了危化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流程。
此外,派出所还定期组织危化品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如今,企业实现了危化品全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还提升了企业形象,赢得了更多的合作。
福兰特安全主管沈益感慨地说:“公安机关的专业指导和支持,让我们在危化品管理上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我们的危化品管控工作已经成为行业的‘样板间’,还有不少企业来我们这参观学习。”
危化品管控的成效是公安机关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段时间,正值企业大量招工之际,“共富警长”们早早联系了包括福兰特在内的辖区企业,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以确保新招聘的员工能够快速、顺利地入职。
“以前办理员工居住证、户口迁移等手续,需要跑到几公里外的派出所,既耗时又费力。”福兰特办公室主任沈君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有了‘共富警长’和‘警企服务站’,这些业务都能就近办理,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在沈君看来,更重要的是,公安机关还会定期来企业开展各类安全知识讲座,帮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企业有所求,公安提前响应。长期以来,慈溪公安“共富警长”深入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座谈问需+实地走访”双线并进策略,精准对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慈溪公安创新服务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园区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从户籍管理到出入境手续,从安全检查到法律知识宣讲,公安机关的服务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
在近日举行的入企问需集中服务活动中,包括福兰特在内的6家企业积极反映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根据福兰特提出的疑问,慈溪公安第一时间查实了一男子为图方便冒用他人身份入企工作的情况,消除了企业安全隐患。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到一线问需问难”不仅是“共富警长”的助企工作理念,更是慈溪市公安局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生动体现。
慈溪市公安局还通过组织“共富警长”入企、召开警企座谈会、一对一跟踪服务等措施,共同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拉近警企距离,增进互动互信,让企业生产更安心、经营更放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像浙江福兰特有限公司一样,实现了企业从“单打独斗”到警企“联动共治”的华丽转身,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投入新的生产和发展中去。“共富警长”也将继续秉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以实际行动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警企联动的新篇章。
来源:法治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