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祁连美》系列——玉界琼田·天境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11:53 2

摘要:伦布夏果旅游景区藏于祁连县小拉洞峡,距县城约6公里,最高海拔4121米,是国家3A级景区。作为全城制高点,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观景台更是俯瞰祁连全景的绝佳处,朝观丹霞映日,暮赏晚霞燃山,尽揽晨昏之美。

天境山——伦布夏果,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藏着光阴的絮语;每一道山梁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题记

2025年7月7号。天气阴晴不定。我们一家人按计划去天境山游玩。这是个风光绝胜的地方。

伦布夏果旅游景区藏于祁连县小拉洞峡,距县城约6公里,最高海拔4121米,是国家3A级景区。作为全城制高点,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观景台更是俯瞰祁连全景的绝佳处,朝观丹霞映日,暮赏晚霞燃山,尽揽晨昏之美。

玉界琼田·天境山——我唤它“玉界琼田”,是因山巅积雪凝如美玉,坡上草原铺似琼田——黄色小花缀满绿色草甸,蓝色菊朵零星点染其间,整个山巅好像披上了一件绿底碎花的衣裳。

立于山坡之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旷达感油然而生——卓尔山、天桥山尽收眼底,皆显低矮;唯有牛心山与之遥遥相对,共擎一片苍穹。

花海深处,一只灰扑扑的小兔正蹦跳着撒欢,见我们走近,忽然定住脚,支棱着耳朵静立片刻。我们举起手机时,它竟像通了灵性般配合,乌溜溜的眼睛直望着镜头,仿佛知晓这是一场温柔的邂逅。快门落下的瞬间,它便转身跃开,三两下蹦到木质栈道下,转过身子,又探头探脑地看着我们,那憨墩墩的小模样让人无限怜爱。

其实,小拉洞峡的沿途风光自始至终都美得清澈。溪水潺潺,清可见底,在石间自在流淌;羊群如散落在绿毯上的白云,慢悠悠地挪动着;野花铺成烂漫的色块,树木舒展着葱茏的枝叶——目之所及,皆是洗练过的干净与透彻,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爽的甜。

曾有好几次,我踏过这片土地:捡拾过带着远古印记的化石,在草丛里采过药材标本,也伸手触摸过那道历经风雨的石墙。指尖划过的瞬间,仿佛触到了岁月层层叠叠的温度。

站在天境山远眺,边墙梁的全貌在视野里铺展得淋漓尽致。每一块石头都裹着亿万年的风痕,每一道山梁都刻着时光碾过的褶皱。传说中,这里曾是格萨尔王驻守的营地,蜿蜒起伏的边墙梁静默伫立,把那些金戈铁马的传说悄悄藏进岩层,这里散落着无数化石,那是比传说更古远的时光,在石头里刻下的密码。

边墙梁对面的山坡上,孤零零矗立着一块石峰,像是飞来之峰。相传,这便是格萨尔王曾用来拴马的石桩,民间至今仍叫它“栓马桩”。

山上海洋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丰富,其中一尊太岁堪称镇馆之宝。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宝贝正是建馆时从地基下发掘而出的——想来,这便是“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奇妙缘分。资料称太岁即“肉灵芝”,于我看来,这无疑是天地赠予人间的一份厚礼。太岁静置于展柜,质地似凝脂般温润,神韵如古玉般含蓄,周身弥漫着神秘气息,当真是天地间极为神秘的存在。

天气总在阴晴间切换。雷声自头顶滚滚碾过,闪电骤然划破天际,雨点便跟着飞溅而下。有时半边天空尚晴,半边已被大雨泼透,转瞬又有冰粒簌簌砸落。雨后的大地山川,愈发显得清朗明秀。天境山的气象,当真是万千变幻,瞬息不同。

我们静坐在玻璃观景台上,隔着一层透亮的玻璃听雨声淅沥。雨珠敲在玻璃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又顺着弧度缓缓滑落,像无数条流动的银线。我们一边等着天空放晴,一边任这份慵懒的惬意漫过心头。

观景台一侧,一方巧妙设计的展板令人眼前一亮,恰似一本悄然翻开的 “书” 。“书页” 左半部分,承载着诗人昌耀与《峨日朵雪峰之侧》的灵魂印记,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是诗人对自然、对生命思索的留痕;右半部分化作天然画框,将真实可触的峨日朵雪峰框入其中。

当游客踏入这书页 “画框” ,便成为诗与景之间奇妙的中间人,把文字里流淌的冷峻、雄浑气质,和眼前雪山草原奔涌而来的磅礴气势,借快门声响,揉合成专属于自己的独特旅记。

此时的打卡,不再是浮于表面的简单留影,而是以身心为媒介,与昌耀的诗、与峨日朵的魂,完成一场超越时空界限的深度共鸣,让个体体验与人文自然,在这一方天地里交织出动人的故事 。

下山途中,大雨再度倾盆。天境山的天气依旧任性,晴雨无章。可我们早抱定“既来之则安之”的豁达,任风雨随行,反倒撞见了烟雨朦胧里,山水如墨、心绪似诗的别致况味。

这场旅程,就以诗人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作结吧——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作者心语:

踏入祁连,便闯入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雪山巍峨、草木葱郁、溪流潺潺、草原碧绿、野花烂漫……共同勾勒出令人心醉的景致。为了让这份美好永续,愿你我共同践行环保,不遗落一片垃圾,让祁连的山水始终保持最初的澄澈与生机!

一叶禅,文字爱好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青海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七期少数民族创作班学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

来源:青海在线网官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