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本次论坛聚集了全球商界“顶流”:西门子、宝马、三星等86家跨国企业高管齐聚,德国、荷兰、韩国等21国代表组团参会。
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本次论坛聚集了全球商界“顶流”:西门子、宝马、三星等86家跨国企业高管齐聚,德国、荷兰、韩国等21国代表组团参会。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扒一扒这些参会的超级大佬们,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1、欧洲企业抢抓“创新红利”
首先,欧洲全面转向已成事实,中国也将大力发展对欧经贸关系。
西门子作为论坛外方主席,直言要抓住中国“人工智能+”的产业机遇,显示出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积极参与
德国宝马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深化合作,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技术,这次宝马董事长的出席,也表明中德新能源汽车的合作将加速。
这些动作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的庞大规模,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即便全球产业链动荡,中国仍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和开放政策,成为外资的“避风港”和“增长引擎”。
2、亚洲伙伴共建“合作纽带”
韩国三星会长李在镕首次出席,显示出韩国与中国市场合作的重视。
日本更不用说了,24年0参会,今年也派了多位学者机构参会,而且恰逢中日高层经济对话也达成了20项共识,中日关系全面转向。
印度最大的公司塔塔集团,印尼顶级财阀三林集团都是首次出席,标志着中印关系缓和,中国和印尼也将加深合作。
这些变化不仅折射出区域经济回暖,更揭示中国与亚洲伙伴正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编织更紧密的合作网络。例如医疗巨头美敦力已在中国完成从研发到投资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3、科技与消费成投资新热点
尽管部分传统外企调整在华战略,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迎来新机遇:博通、新思科技加码半导体合作,苹果、高通盛赞中国创新速度。
消费市场同样火热,雅诗兰黛、蔻驰等美企高管首次参会,53%美国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看准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复苏潜力。
而美国那边,支持民主党的企业成为输家。包括24年的外方主席,拜登的老朋友安达保险集团,民主党的大金主多元意识形态先锋星巴克,1亿美元重金押注哈里斯的彭博社,全部缺席。
原本要对外开放的保险、快消和金融数据市场,也将会有我们的本土相关企业主导,我们国内这些领域也不乏优质大企业,比如平安人寿、雪王、瑞幸、同花顺、万德等等。
这场高规格对话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国际资本正重新押注中国。今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环比增长27.5%,欧洲多国投资增幅超75%,印证了外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这次外资“重返中国”并非偶然。当宝马把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基地;渣打银行打造中外合作桥梁;施耐德电气用数字技术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这些选择背后,是中国经济5%的稳定增长目标;是不断简化的外资准入清单;更是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任。
当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国际资本的选择说明了一切——中国经济不仅是避风港,更是未来增长的沃土。
今天就分享到这儿,觉得内容有用的朋友,记得
来源:静姐的财富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