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家长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3月24日,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举办了“情商赋能成长——种子家长专题培训”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特别邀请到了家庭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张媛枝老师。活动现场,近百位满怀热忱的种子家长汇聚一堂,共同投身于这场别开生面
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家长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3月24日,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举办了“情商赋能成长——种子家长专题培训”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特别邀请到了家庭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张媛枝老师。活动现场,近百位满怀热忱的种子家长汇聚一堂,共同投身于这场别开生面的 “育儿心法” 课堂。张媛枝老师围绕 “倾听·共情·提问” 这三大育儿核心能力,将专业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与示范。家长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在思维碰撞中收获了满满的育儿干货 。
聚焦情商培养:从“知道”到“做到”的落地方法
张媛枝老师以“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为切入点,指出家庭沟通是孩子情商发展的土壤。她通过真实案例分析,生动诠释了“情绪忽视型”与“情感支持型”家长的沟通差异:“当孩子说‘数学课好无聊’时,一句‘别抱怨,认真听讲’可能关闭对话窗口,而‘你听起来有点沮丧,能和我聊聊吗?’则会为孩子打开情绪出口。”
三大方法层层递进,家长现场模拟实践
倾听:放下评判,看见情绪
张媛枝老师强调“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指导家长通过肢体语言(如蹲下平视孩子)、重复关键词(“你是因为……感到难过吗?”)传递专注与接纳。
共情:换位思考,联结情感
通过“角色互换”演练,家长体验孩子被指责时的心理状态,学习用“我感到你很难过/生气……”的句式建立情感共鸣。
提问:启发思考,赋能解决
张媛枝老师示范如何用开放式问题(“你希望妈妈怎么帮你?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替代说教,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家长们分组模拟“孩子考试失利”“同伴冲突”等典型场景,张媛枝老师即时点评纠偏,帮助家长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话术。
破解“知道却做不到”困境:榜样力量+微小行动
在答疑环节,针对家长普遍提出的“方法虽好,但一着急就忘”的难题,张媛枝老师给出破局关键:
“教育不是完美的表演,而是真实的成长。与其焦虑‘做不到’,不如把每一次‘忘记方法后的道歉’变成示范——‘妈妈刚才太着急了,我们重新聊一次好吗?’这种坦诚与改进的姿态,恰恰是给孩子最好的情商课。”
她建议家长从每天10分钟“高质量倾听”开始,通过“记录沟通日记”追踪进步,让改变自然发生。
家长感言:学习成为更好的“情绪教练”
“原来共情不是简单的‘我懂你’,而是真正放下成人的视角。今天的练习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常常用‘建议’打断孩子的表达。”三年级的家长李女士说。
“张老师说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释然了。与其追求立竿见影,不如先修炼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五年级家长王先生说。
校方寄语:共筑家校成长共同体
滨城区清怡小学德育处主任翟静在总结中表示:“种子家长是家校协同育人的‘火种’,期待大家将今日所学辐射至班级、家庭,与学校携手打造情感支持型教育生态。”据悉,家长学校将持续推出“情商培养系列工作坊”,通过读书会、案例研讨等形式巩固学习成果。
教育是爱与智慧的双向奔赴。滨州市滨城区学校家长学校将继续以专业课程赋能家庭教育,让每位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温暖而坚定的引路人。
来源:醉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