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小娘子本名不详,嫁人后便以“张氏”为称,邻人多称其为“张小娘子”。据说,在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那位老郎中自称“皮场大王”,见她聪明贤
张小娘子,汴京( 河南开封)人,北宋时期的著名女医生,与晋代鲍姑、汉代义妁、明代谈允贤,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医。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张小娘子本名不详,嫁人后便以“张氏”为称,邻人多称其为“张小娘子”。据说,在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那位老郎中自称“皮场大王”,见她聪明贤慧、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
张小娘子学成后,便先以家中亲属试药。恰其小叔子患有背疮,张小娘子按方制成药膏敷治,疮口愈合且未留疤痕。他的公公又患有耳炎,以刺割术清除脓血,辅以药汤调理致其痊愈。张小娘子亦因成功治愈小叔子的背疮及公公的耳炎,而声名渐起。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痈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一时名声大噪,病人应接不暇。
张小娘子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夫妇俩遂成了汴京名医,“张氏神医”名声大噪。当时,宋仁宗赵祯患有严重喘鸣,太医都束手无策,张小娘子遂被赵祯召入内宫,以秘方成功治好了赵祯的喘鸣。而后宫的张贵妃亦因花粉过敏全身红疹、瘙痒难耐,经张小娘子治疗后症状消退且肌肤更胜从前,赵祯不由得大喜过望。
赵祯当即赐其“女医圣”称号,并正式赐名为“张小娘子”,赐金百两、绢五十匹。唐宋年间,不管是否相识,男子称呼年轻貌美一点的女子,一律称为“小娘子”。赵祯的赐名有寓意张小娘子医术高明,能让女子返老还童,永葆青春美貌之意。张小娘子面对赵祯的御医职位之邀时,却以“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山野故土才是我需要去的地方”为由婉拒,携重赏返乡继续行医。
据传,张小娘子研制的“玉容散”、“红雪膏”等养颜秘方,可使女性面若桃花、肤如凝脂,汴京贵妇及后宫妃嫔都争相求购,传说有驻颜之效。据说,张小娘子还曾治愈丞相儿媳的乳疮,使其恢复哺乳能力,汴京人皆称其“活人无算”。
张小娘子与晋代鲍姑(灸法)、西汉义妁(内科)、明代谈允贤(妇科)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代表了宋朝外科的医学成就。张小娘子行医重德,坚持贫者赠药,富者取资的原则,常为穷苦患者免除诊费,冬日又自制“驱寒散”免费发放。张小娘子事迹见于《夷坚志》、《宋会要辑稿》等古籍,民间传说称其师承于“山中仙人”,其部分药方则收录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关注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来源:龙城史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