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2015年,奈雪的茶就凭借“茶饮+软欧包”的组合一炮而红;随后乐乐茶紧跟脚步,用鲜果乳酪茶搭配软欧包抢占市场;喜茶也不甘示弱,开出“喜茶热麦”店,意欲虎口夺食。
文 职业餐饮网 三水
茶饮品牌正猛攻烘焙赛道!
乐乐茶不到一年开出11家烘焙店、茶颜悦色的茶颜饼坊日日客流爆满、奈雪的茶一家烘焙升级店刚开业3天,营业额就冲到近14万…
而往前倒退几年,“茶饮+欧包”早已是行业里的固定搭配。
同样是茶饮往烘焙圈里扎堆,当下与过去的老路子相比,区别在哪里?
新茶饮跨界烘焙的打法,究竟能否成立?
卷土重来,茶饮烘焙的二次战事
茶饮跨界卖烘焙,从来不是新鲜事。
早在2015年,奈雪的茶就凭借“茶饮+软欧包”的组合一炮而红;随后乐乐茶紧跟脚步,用鲜果乳酪茶搭配软欧包抢占市场;喜茶也不甘示弱,开出“喜茶热麦”店,意欲虎口夺食。
但受成本压力冲击,这场“悄无声息”的茶饮烘焙战事很快陷入经营困境:2022年,奈雪宣布取消现制面包作业区;同年,喜茶关停华东地区所有热麦店;乐乐茶也在次年砍掉烘焙线,推出全新小店模型。
至此,这场茶饮烘焙1.0战事暂告一个段落。
如今,茶饮品牌携新打法再度卷回烘焙圈,从制作形式、产品创新到门店运营,处处展现出与当年截然不同的态势。
对比以往,当下茶饮跨界烘焙藏着哪些变化?
1、现烤手作成核心亮点,实现从“现做”到“精做”的升级
“现制”,在茶饮圈并非新鲜概念。
过去,喜茶、奈雪靠着现制茶饮出圈,也将这股热潮同样带入烘焙领域。喜茶热麦在门店里专门设置了现场烘焙区,让顾直观客看到面包制作过程;奈雪的茶重仓“现做烘焙”;乐乐茶烘焙更是从出道就以“现制现售、现烤现卖”为核心卖点……
但对比起来,当下茶饮品牌做烘焙明显升级,将单纯的“现做”升级为更精细化的“现烤手作”。
今年,茶颜悦色推出的“茶颜手作饼坊”,以手作现烤为产品主打招牌;霸王茶姬旗下“超级茶仓”推出的多款“大师烘焙”级产品,同样强调制作的匠心感;乐乐茶去年上线的烘焙工坊“LELECHA WONDER”,所有产品均为手工现做。
2、产品丰富度提升,与茶饮主品类深度绑定
曾经,茶饮品牌做烘焙,品类多围绕市场“热门款”展开,软欧包、贝果几乎是标配,整体选择较为单一。
如今的茶饮烘焙,已明显打破这种“单一化”困境,产品丰富度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产品类型上,不仅碱水包、泡芙、巴斯克、可颂等西式面包一应俱全,“茶颜饼坊”还有绿豆饼、龙井酥、老婆饼等中式点心。
制作与形式上,也有不少新创意。霸王茶姬在“超级茶仓”店里,推出了芝士辣肠味吐司、金枪鱼贝果、黑松露培根贝果、花椒深巧慕斯等多款创意烘焙产品;茶颜悦色则玩转网红梗,将烘焙产品命名为“童心不老面包”“得肠酥愿丹麦酥”“蒜你识相甜面包”“富得流油菠萝包”等。
值得一提的是,烘焙产品与茶饮主品类的融合度也在加强。比如,茉酸奶开出的“牧场奶仓”基本没有盲目跟风热门烘焙款产品,而是围绕自己的核心品类“酸奶”搭建烘焙线,上线鲜芒抹茶酸奶贝果、草莓黑金酸奶贝果等,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3、经营模式全面升级,烘焙从“配角”变“主角”
在茶饮跨界烘焙1.0时代,烘焙始终是茶饮店里的“配角”。
它们大多被放置在奶茶店的一个小柜台里,陈列几款预包装或简单现做的烘焙品,是消费者“顺带购买”的辅助售卖品类,难以形成专属记忆点。
但现在,茶饮品牌做烘焙早已跳出类似“店中店”的局限,像茉酸奶的“牧场奶仓”、乐乐茶的“LELECHA WONDER"、奈雪的烘焙升级店等基本转向了独立品牌或独立门店的运营。部分门店烘焙产品SKU占比甚至超过茶饮,达到门店整体的1/2。
更有品牌选择彻底转型,重仓押注烘焙。以乐乐茶为例,年初就有消息称,品牌接下来将转型做烘焙专门店,并开以烘焙品类为第一优先级的门店。
可见,当初不起眼的”配角“,如今已悄然成为茶饮品牌业务板块上的“主角”。
“重兵押注”背后,茶饮为何非要啃下烘焙?
从 1.0 时代的浅尝辄止,到如今 2.0 时代的重仓布局,茶饮品牌对烘焙的态度转变,绝非一时兴起。
那么,茶饮为何执意布局烘焙?烘焙对茶饮而言,是新的“烫手山芋”,还是全新机会?
1、行业内卷加剧,倒逼茶饮寻找新增长曲线
年初,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密集上市,新茶饮“六小龙”(含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在资本市场风光亮相。
然而繁荣之后也有隐忧,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茶饮门店规模整体增长不足1%,近乎停滞,而在叠加外卖价格战、原料成本上涨、品牌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闭店潮、利润缩水已成为行业常态。
在这样的困境下,早已陷入过度饱和的茶饮品牌都迫切需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而烘焙,恰好成为茶饮品牌眼中“不可多得的好赛道”。从规模看,烘焙行业是典型的千亿级市场,2025年国内烘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160亿元,同比增长5.2%,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从品类看,烘焙与茶饮在消费人群、消费场景上存在着天然的共性与互补性,两者极易形成搭配。
因此,烘焙自然地成为存量茶饮市场打开“增量窗口”的重要切口。
2、“茶饮+烘焙”,或是重构门店模型的关键解法
茶饮跨界烘焙的探索,在行业发展历程中从未真正停歇。
但直到当下,这场探索才真正“步入正轨”—— 面包从过去仅作为茶饮店“附加品”的存在,逐渐变成与茶饮场景深度融合、绑定的一大单品。
而这背后,是茶饮店以奶茶为单一业态经营模式的“失灵”。
近年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随着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尤其是“一站式满足饮食需求”的消费趋势来临后,茶饮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门店模型,正日益显露出客单价低、场景覆盖面窄,盈利空间有限的疲态。
此时,引入烘焙或许能成为破解困局、重构门店模型的关键钥匙。
以茶颜悦色为例,旗下烘焙产品不再是“奶茶柜台旁的附属品”,而是能与现有茶饮直接搭配的核心产品;霸王茶姬的“超级茶仓”亦是如此,门店不仅打造出类似星巴克的休闲空间,设置卡座区域,产品端更是注重茶饮与烘焙的适配度,将大师级烘焙产品与甄选手冲茶等饮品结合。
当烘焙从 “附加品” 升级为 “与茶饮深度绑定的核心单品”,不仅能解决门店现有的经营问题,也能推动门店模型从 “单一业态” 向 “综合业态” 的试水、重构。
这既有望为茶饮品牌打开新的盈利空间,也能给行业突破困局提供重要方向。
职业餐饮网总结:
茶饮跨界烘焙,是存量竞争中品牌寻求突破的一次战略抉择。
这场“二次战事”的意义,早已超越”茶饮+烘焙“的简单品类叠加,成为餐饮行业基于顾客需求、打造新消费场景的鲜活范本。
当茶饮与烘焙日渐融合,其价值直指餐饮未来创新的核心,打破传统业态边界,以业态融合与场景重构再造行业活力。
来源:职业餐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