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科达线500分以上每人2000元,600分以上每人3000元……8月25日,夏县瑶峰镇南关村首次举办大学生表彰仪式,村党总支、村委会向12名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颁发奖学金,总额2.5万元的资金全部来自村集体经济。
本科达线500分以上每人2000元,600分以上每人3000元……8月25日,夏县瑶峰镇南关村首次举办大学生表彰仪式,村党总支、村委会向12名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颁发奖学金,总额2.5万元的资金全部来自村集体经济。
一场简单的颁奖仪式,背后却牵出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村集体的钱从哪来?又往哪去?记者走进南关村,翻开一本本账册,试图“查”个明白。
“查”出集体经济坚实“底盘”
“南关村是多年一贯制的‘老先进’,拥有省市级多项荣誉。”南关村党总支书记李文奎说,“党总支最大的底气,来自村集体经济的雄厚实力。”
南关村的“家底”,比许多人想象中更厚实。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及37个村民组账户总存款达1.59亿元,去年集体经济纯收入350万元。这其中,包括“好医生制药厂”的托管收入52万元及鼓楼超市的土地租赁收入30万元,其余部分则是土地征收资金产生的利息及集体土地租赁等财产性收入。
“村集体经济的稳健运行不仅体现在严格的‘三资’管理上,更在于规范透明的分配机制。”李文奎说,“每一笔村集体收入的分配,既为村集体的持续壮大留足后劲,又兼顾村民的切身利益。”
今年2月25日,南关村第32村民组在村内鑫鑫商店举行会议,会议主题是“关于摩托街项目占地补偿”。记者从会议记录里看到,该村民组29户114名在册人口每人领到3000元分红款,总计34.2万元。
从一份“摩托街项目占地补偿资金管理分配情况”文件上,记者看到,摩托街项目共征用第32村民组7亩土地,总补偿款87.5万元。对于这笔资金,南关村按照国家有关法规,首先将其中15%作为村提留,存入村集体经济账户13.125万元,其利息收入用于全村公共事业;按照每亩6.2万元标准,将43.4万元作为土地保障金,转入村民组账户作为定期存款,其利息收入用于该组村民分红;其余部分则由村民组集体和农户按照惯例进行再分配。针对农户的青苗补偿费7.475万元、附着物所有者的7.7685万元也一一落到实处。
“鉴于城中村的特殊实际,南关村大胆探索,坚持以村民组为单位进行土地规划,特别强调土地资产的集体属性,因而在征地补偿等土地收益中赢得了主动。从2012年至今,随着县城发展征地的需要,村组两级组织的集体经济底盘也一步步壮大。”李文奎说,“这样做,既守住了集体利益的‘大盘子’,又通过预留保障金、设置提留机制等方式,实现了集体资金的可持续增值与合理再分配。”
“查”出民生福祉超长“菜单”
今年春节前夕,南关村8960名在册人口,按照惯例每人从村委会利息分红150元,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领到200元生活补贴。作为五口之家的户主,第20村民组村民崔丹华领到750元,点票子时分外开心。
让崔丹华开心的远不止此。对一笔笔“坐地”收入,老人如数家珍:2月份,领到200元养老补贴;3月份,领到土地保障金利息分红款6500元;作为六旬老人,每个月还能领到990元失地养老保险金……“时不时领这钱那钱,好像有领不完的钱,感觉也够花了。”崔丹华说,“现在儿子在外打工,顾好自个儿就行了。”
据悉,南关村以年龄为序分批落实失地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全村2000位老年人中已有1621人被纳入保障体系,养老、分红等福利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了稳稳的依靠。
根深叶茂的集体经济,为“崔丹华”们提供了满满的获得感。村组两级1.59亿元的总存款,每年的利息收入已相当可观,除层层分红外,还能有力保障村里各项集体事务的支出。
2024年,村里拿出40万元举办社火文化活动,热热闹闹的民俗表演让全村人找回了浓浓的年味儿;今年3月份,邀请临汾市蒲剧团演出花费7万元,让戏迷们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下一步,村里将筹资2000余万元,新选址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让这个服务村民的“主阵地”迭代升级。
南关村的账,经得起“查”,也最希望“查”。在村委会的财务档案室里,一排排铁柜整齐存放着1981年至今的财务账本,每两年的账目装成一柜,纸张虽已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记录着村集体经济从起步到壮大的每一步。“这些账本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李文奎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经得起村民的检验,也对得起子孙后代。”
一排排户籍管理档案柜里,8960位村民的资料完备无缺,工作人员正忙着将这些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从手写账本到电子档案,南关村守住了“公开透明”的老传统,也跟上了“与时俱进”的新步伐。
本报记者 杨红义 高 琳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