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中分卷》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系列成果之一,也是《大系·甘肃卷》出版的第八本成果。该书由兰州文理学院文学博士、教授徐凤担任主编。全书共168.1万字,收录了537篇(含异文)流传在
近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中分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中分卷》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中分卷》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系列成果之一,也是《大系·甘肃卷》出版的第八本成果。该书由兰州文理学院文学博士、教授徐凤担任主编。全书共168.1万字,收录了537篇(含异文)流传在兰州市、白银市和定西市各民族间、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分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三大类。这些故事反映了陇中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反映阶级压迫的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又有反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机智人物故事;既有反映家庭矛盾的后娘故事、灰姑娘故事、傻儿子故事、穷女婿故事、巧女故事、俩兄弟故事,也有体现封建官吏主持公道、惩治地方恶霸的奇案故事;既有奇幻神秘的鬼怪精灵故事和宝物故事,也有反映劳动人民美好愿望和爱憎感情的生活故事,更不乏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可谓是故事典型,类型丰富,生活性强,趣味性浓。既是陇中自然地理、历史风貌、民风民俗的“展览馆”,也是陇中人民精之所存、气之所蕴、神之所附,具有鲜明的西北特色。本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对抢救、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民间故事手稿
课题组查阅民间故事手稿
课题组采录故事
课题组采访民间故事整理者陈钰老师
定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晓雷向徐凤教授赠送资料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对我国民间文学的一次全面深入的发掘整理和文化传播工程,这一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收集整理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及理论方面的原创文献,编纂出版《大系》大型文库,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为中华民族保留珍贵鲜活的民间文化记忆。在编纂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民间文学为主题的社会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保护,推动民间文学知识普及与对外交流传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卷》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自2019年11月正式启动《大系·甘肃卷》编纂工作以来,我省目前已开展10个系列27个分卷的普查、编纂工作,其中,8个分卷已正式出版,7个分卷已进入出版流程,1个分卷完成终审,2个分卷完成初审。
本卷主编简介
主编徐凤
徐凤,女,甘肃庆阳人,文学博士,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在《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战线》《内蒙古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青城书院》《丝路传说故事索引(甘肃段)》《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东分卷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东分卷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陇中分卷》7部,合著《西部作家的文化姿态》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1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7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我们的节日”专题调研项目“松鸣岩花儿会”1项,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和政‘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整理与传承研究”1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甘肃省黄河流域非遗保护规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第三方评估工作等项目5项,其他地方性社会服务项目11项。曾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甘肃省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第五届甘肃民间文艺百合花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项。专著《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曾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因工作成绩显突出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表彰。
供稿: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来源:甘肃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