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会客厅 | 国内大咖齐聚塞上话未来:拥抱AI,共建“人工智能+中医药”新范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0:26 2

摘要:当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遇上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当千年诊疗智慧汇入数字化“数据流”,一场中医药现代化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借力AI,现代科学研究能否让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当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遇上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当千年诊疗智慧汇入数字化“数据流”,一场中医药现代化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借力AI,现代科学研究能否让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8月29日下午,本届中阿博览会卫生健康对接交流活动的系列活动,数智中医药专题会在银川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及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负责人,中医药和数智中医药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数智化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共商、共建、共享数智时代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探讨,展示数智化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中医药科研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数智中医药专题会议现场。

“中医师承关系是传统中医医学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培养机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升传承效率,弥补传统师承模式中经验传承的局限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丁霞在会上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智能服务、人才培养等场景的落地实践。她说,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于今年5月,牵头成立了全国中医药AI课程与教材建设联盟,目前正在建设中医药AI课程《伤寒论》、中医药AI课程《中医药鉴定学》、中医药AI课程《方剂学》;同时打造了国内首个中药学科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薪火中国药”,该模型依托“飞星火+DeepSeek”双引擎和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资源,旨在服务“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合作”五大场景,具备超过700亿参量的中医药原创思维和跨学科知识能力。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郭军以《AI助力男性健康——从智能诊疗到传承创新的跨区域跨学科的探索》为题做了专题演讲。他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高血压干预、糖尿病管理、男性不育症诊断、男科疾病中药复方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他表示,人工智能让中医诊疗更加高效,通过构建中医药知识数据库、构建名老中医经验病案资料库等,让AI自我学习,可以复刻“名医大脑”,助推中医活态传承。

“人工智能是不能取代医生的,但是使用人工智能的医生一定要优于不使用人工智能的医生。我们不能把AI神化,但也不能不使用它,AI可以成为医生很好的助手、工具。”郭军说,人工智能为当下的中医药传承发展带来了挑战,比如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要制定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游戏规则”、准入制度,防止AI被滥用。

国内中医药、数智中医药领域大咖的主题演讲深深吸引了现场听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重点研究室首席科学家余中在大会上表示,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重点研究室利用8年时间,已经打造了中医AI大脑模型,对国内136位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及他们的特色诊疗方法进行模拟收集整理,建立了400多大类的病种,打造出“名老中医AI大脑”,今后让任何一个年轻医生、基层医生,如果使用这个“名老中医AI大脑”,都能够开出像名医一样的处方。

余中介绍说,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良春先生,在世时擅用虫类药治疗风湿、肿瘤等疑难杂症,但很遗憾的是,2015年12月14日朱良春先生逝世。如今,利用中医AI大脑模型,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重点研究室打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AI大脑”,并率先在宁夏应用,于今年5月在自治区中医院(中医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医大师朱良春数智传承工作室”,这也是全国中医行业第一个AI驱动的名医数智传承工作室。通过该工作室,宁夏医生可以快速学习朱良春先生的特色诊疗方法与经验,有效解决疑难杂症。

“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我们把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变成了名老中医的数智传承,这样我们就可以赋能广大基层医生,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社区、乡镇、在老百姓身边。同时,我们可以赋能‘一带一路’国家,打造数智中医药服务阿拉伯国家人民健康的国际样板,真正实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余中说。(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祁国昌 白茹 文/图/视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