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书香8月书单 | 这10本好书值得一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0:17 1

摘要:在这个不断变动的时代,书籍仍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理解自我、抵御焦虑的最好方式。

在这个不断变动的时代,书籍仍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理解自我、抵御焦虑的最好方式。

这里有AI浪潮下文学教育的深度反思,有学术大师回望宗教史的“接着讲”,有田野与实证交织的中国故事,有直击现实难题的管理创新,也有为认知健康把脉支招的科学指南……

每一本新书,都是一场通向世界的邀约;每一页纸张,都蕴藏着时代的印记与个人的答案。和小北一起,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温度与力量。

点击查看专属于你的8月好书

重点图书推荐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陈平原 主编

当AI遇见文学教育,会发生什么

文学教育学者集体发声,思想激荡

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干货满满

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DeepSeek震惊全球,短短几年间,人工智能从一个高深的专业领域,变成一个狂欢的全民话题。作为大学教授,尤其是人文学者,对此自然格外敏感。

世界史上,每次特别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伴随一定的价值重组、社会动荡,以及知识结构的变迁。这回自然也不例外。有鉴于此,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组织专家团队,畅谈“AI时代的文学教育”,内容包括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文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论文要求与学术伦理等的重新思考。

余音不绝:接着讲宗教史

葛兆光 著

由宗教史切入

于学术史立足

探索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趋势

本书以葛兆光教授2023年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做的“年度荣誉讲座”为基础,经过增补、修订而成。四讲分别聚焦中古宗教研究的历史语境,文化史的背阴面,新史料、新问题与学术“预流”,以及中国历史上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若干学界前辈宗教史研究的回顾,对古代中国宗教史上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探索与提示。

董作宾《甲骨丛编(第一集)》校读

胡辉平 著 国家图书馆 编

对董作宾遗著的全面整理与研究

揭示董作宾甲骨缀合领域之成就

使用甲骨实物精确验证甲骨缀合

本书为“国家图书馆藏古文字学与古史研究稿本丛刊”之一种,是对著名甲骨学者董作宾遗著《甲骨丛编(第一集)》进行深度整理和研究之作,作者为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胡辉平。胡女士利用近几十年出版发布的可靠甲骨资料,与董作宾所作1003片甲骨摹文及释文进行图版对比研究,并新撰了《校读拾零》及董氏书中甲骨材料信息对照表1059行。作者还使用国图、故宫所藏甲骨实物精确验证了董氏大部分甲骨缀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董作宾的甲骨学成就,推动了甲骨学史相关领域的研究。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汪民安 著

厘清西方现代观念谱系

揭示现代生活复杂面向

读懂现代人的精神处境

本书以西方现代思想的十三个关键概念为切入点,包括启蒙、契约国家、平等、理性的铁笼、规训、治理术、上帝之死、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艺术,简约而生动地呈现出“西方现代性的十三副面孔”,构建出系统的西方现代思想谱系。

看,国宝:吴地文物再想象

吴文化博物馆 编 陈曾路 主编

一本书 赏国宝 望江南 逛博物馆

本书选取了九件国宝级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黑衣陶刻符贯耳罐”、春秋时期的“鹦鹉首拱形玉饰”和“楚途盉”、战国时期的“古琴”、唐代的“双鸾瑞兽纹铜镜”、元代的“釉里红云龙瓷盖罐”和“朱碧山银槎”等,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撰写十余篇专文进行诠释和鉴赏。

从吴文化博物馆馆藏的这些国宝级文物出发,在文物信息的基本阐释之外,融入当代艺术视角,以国宝文物及相关艺术内容的中西方比较、古今融合为逻辑,对文物进行再想象,赋予文物、历史和传统文化更可亲近、更可触达的解读。

鲁磨路:城管、小贩与街头秩序

吕德文 著

社会学学者笔下的街头江湖

城管和小贩的拉扯与角力

中国式街头治理的经验与困境

小贩、城管相遇于街头。小贩通过占道经营“讨生活”,城管以街头官僚自居,一方视街头为避难所或生活希望所在,另一方则负有维持公共秩序之责任。

武汉大学吕德文教授基于田野调查,在本书中生动展示了城管和小贩在鲁磨路不断攻防、拉扯的戏剧画面,刻画了城管和小贩的复杂群像,以及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从内部视角看,街头江湖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轨迹和制度情境,城管工作塑造了城市共同体——不同人在街头有了待在一起的可能性。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优势:

数智时代企业双元创新

董小英 著

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是打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必修课

数智时代,组织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架构和机制来对知识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才能走出散兵游勇式的创新生态,打造出航空母舰式的创新型、知识型组织。本书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双元能力理论为视角,以提升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能力为目标,基于作者对中外企业近二十年的深度案例研究,整合形成了从知识管理到知识优势的系统框架,以及通过数智技术打造知识优势的“九宫格”模型。致力于打造创新生态的企业管理者、研究创新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可以从书中获得启发。

刑法的私塾(之四)(上、下)

张明楷 编著

以对话体再现刑法案例小课堂的精彩内容

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刑法的私塾”讨论会

学习如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处理疑难案例

法谚云“周日不开庭”(Dies dominicus non est juridicus),但张明楷老师和学生们则是“周日要讨论案件”。二十几年来,历届学生都非常期盼和热衷的周末“私塾”一直坚持进行,张明楷老师精选刑法当中的疑难案例,与学生讨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部门的法律人士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备考者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刑法学的边沿

杜宇 著

反思主流话语,开辟学术边疆

体系深耕有据,方法探索无疆

习惯融入规范,类型重塑边界

本书系作者20余年刑法学研究的结晶,本书从刑法渊源、刑法体系与刑法方法三个层面,致力于拓展刑法学研究的版图并突破既有的研究边界。其理论旨趣在于,对主流叙事保持适度警惕,并不断尝试从边缘地带反思、挑战和修正主流叙事,以推动刑法学知识与理论的发展。

脑健康手册:预防认知衰退的科学指南

科学健脑,提升记忆与专注力

多元策略改善大脑,预防认知衰退

轻松实践,让日常习惯滋养大脑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记忆与思维能力的下降,盲目购入各类健脑保健品。事实上,科学界已发现一系列基于实证、简单可行的运动与生活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大脑在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本书融合了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营养学及临床心理学等多领域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促进脑健康的认知策略与生活习惯,涵盖运动、社交、心理活动、营养、压力管理、睡眠及自我管理等方面。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读者通过实际行动改善大脑功能、预防认知衰退,知脑、用脑、善待脑。

重点图书推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2年8月起,北京大学出版社会在每月月底推出“未名书香·北京大学出版社月度新书”书单。“未名书香”书单在发布月度新书书目的同时,会从出版社每月入库新书中优中选优,重点考察图书的内容和品质,向读者推荐10本重点新书。

点击图片查收未名书香书单

“未名书香”书单每期会通过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北京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主页、豆瓣、抖音、哔哩哔哩等全媒体平台发布。每月重点新书还在北大书店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新书展阅厅进行专门展陈。感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

“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愿书香伴你度过悠长岁月

活 动

分享今天书单中你最感兴趣的图书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其中图书一本

-End-

资料来源:总编室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北大未名,书香中国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