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发动多次空袭,造成至少20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记者,另有多名医务人员和救援人员受伤。现场视频显示,以军在10分钟内连续发动三次袭击,第二次袭击精准针对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被指为“双重打击”战术。以军承认对
相关新闻
事件经过
8月25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发动多次空袭,造成至少20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记者,另有多名医务人员和救援人员受伤。现场视频显示,以军在10分钟内连续发动三次袭击,第二次袭击精准针对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被指为“双重打击”战术。以军承认对医院地区发动袭击,但未解释具体原因,仅表示总参谋长已下令调查。
国际反应
联合国、欧盟及多国政府强烈谴责此次袭击。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指出事件可能构成战争罪,卡塔尔外交部称以军行为“公然违反国际法”,尤其针对记者和医疗设施的行动不可接受。哈马斯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蓄意屠杀平民”,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路透社因大量记者遇害,已停止向以军提供加沙团队位置信息。
主要观点
战争罪指控
国际法专家和媒体分析认为,“双重打击”战术(即首次袭击后针对救援人员发动二次攻击)违反《日内瓦公约》,构成战争罪。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正式指控以色列军事行动“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而加沙36家医疗中心中34家遭袭的数据,被视作系统性攻击平民设施的例证。
针对记者的系统性清除
报道指出,巴以冲突已成为二战以来记者死亡最多的冲突(超200人)。以色列被指控通过两种方式“消除目击者”:禁止国际媒体进入加沙,并针对性杀害当地记者。以军常以“目标为哈马斯成员”为由辩护,质疑者则被贴上“反犹”标签。路透社停止共享记者位置的决定,反映媒体界对以军安全承诺的彻底丧失。
AI目标系统的争议
新闻调查揭露以军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如“福音”和“薰衣草”系统)快速生成打击目标,使日均目标数从50个激增至数百个。尽管以军否认滥用技术,但批评者认为此类系统导致平民伤亡率飙升,且将记者等平民纳入“可疑目标”范围。
总结
纳赛尔医院袭击事件凸显加沙冲突中平民与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极端风险。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以军行动违反战争法,尤其针对医疗设施和记者的“双重打击”战术被定性为战争罪。以色列的辩解(如“目标为恐怖分子”)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因记者遇害人数创纪录、AI目标系统滥用等指控加剧质疑。路透社等媒体停止与以军合作,标志着信任危机的深化。未来调查结果或将成为国际司法追究的关键依据,但当前加沙人道局势与新闻自由仍面临严峻挑战。
来源: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