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3个月,他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武汉,以董事长的身份巡视巴比的店铺,操着“学习使人进步”的口头禅,向网友安利当地美食,吸收借鉴其中的味道。
巴比食品创始人 刘会平(巴比食品 供图)
缔造了“中国包子第一股”的巴比食品创始人刘会平,最近开始频频以抖音美食网红的新“身份”示人。
最近3个月,他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武汉,以董事长的身份巡视巴比的店铺,操着“学习使人进步”的口头禅,向网友安利当地美食,吸收借鉴其中的味道。
刘会平的短视频账号“巴比刘会平”始于2021年,之后佛系运营,平均每月1~2条短视频,大多数是出于重大事件,比如要客来访。
去年年中开始,账号的更新频次猛增,有了相对固定的人设以及格式,并且他本人开始频繁与南京美食博主“王老虎下馆子”这样的网红互动。
刘会平近期接受了元新闻的专访,对巴比食品的商业布局进行了解读。
01/“美食主播”赛道迎来真正大佬
200万粉丝的南京美食网红“王老虎下馆子”第一次与刘会平互动,源于他的“我的粉丝是大佬”系列。
刘会平(左)与王老虎在抖音视频中互动
视频中,王老虎称他的粉丝中有一位真正的食品大佬,上市公司董事长,说的就是刘会平。
元新闻记者通过检索发现,在王老虎探访巴比食品南京溧水工厂的同期,刘会平也频繁与多位美食网红互动,打造了一个“巴比探厂”系列,在抖音平台拥有合计2000万次的播放量。
通过短视频、自媒体来获客、引流,是当前消费环境下餐饮企业的共识。
“餐饮企业老板要学用、会用、善用短视频,自媒体时代,老板们要学会从幕后走向前台”,这是近期元新闻记者采访安徽省徽菜产业发展促进会时得到的回答。
在公司里,刘会平习惯别人称呼自己“平哥”,“巴比平哥”是他在抖音平台的账号标签,目前拥有7.2万粉丝。
“巴比刘会平”今年已经更新了30条视频,其中一半左右是他亲自巡店的日常,另外一半则由两部分组成:美食探店、热点发声。
这是典型的自媒体运营思维,难免令人怀疑刘会平已经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短视频推广。
刘会平的抖音账号
刘会平告诉元新闻记者,不否认目前正着力于个人IP的打造,同时提升巴比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用短视频推广美食文化、传播健康饮食理念,从而让大家吃得更健康,吃得更安全”,刘会平同时提到,“我也在视频中分享经营理念、行业动态、产品分析,一方面是让我们的消费者、投资者拥有一个信息获取的渠道,建立透明化的交流互动”。
安徽籍餐饮大佬亲自下场美食博主赛道,刘会平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老乡束从轩,凭借“美食哪里找,老束带你扫”已经频频出圈,粉丝百万。
02/一个“包子”的商战江湖
作为“中国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市值一度高达130亿元,刘会平家族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超过65%的股份。按照公司最新市值44.27亿元计算,刘会平身家将近30亿元。
安徽人不仅占据了新能源汽车界的半壁江山,也早已攻下了国人的胃口,在餐饮的江湖中开疆拓土。
巴比食品、同庆楼、小菜园、老乡鸡,是安徽人在餐饮界的四巨头,其中前三家均已上市,老乡鸡正在港股IPO的进程中。
刘会平创办的巴比食品,在全国已经开出超过5000家门店,从上海辐射江浙皖鄂粤,成为早餐界的顶流。
他的家乡安庆怀宁江镇,是全国知名的“面点师之乡”,有超过2万人在外从事面点工作,杭州、南京、上海等地颇受欢迎的包子铺,大多出自怀宁师傅之手。
刘会平20年前靠着上海黄浦一间6㎡的包子铺起家,一步步打造出一个包子、馒头架构起来的商业帝国。
也许是受到老乡鸡乡村土味发布会的启发,刘会平也在2020年于自己家乡的老宅里开了一场“原点发布会”,意为回归创业原点,同时正式发布巴比的锁鲜水饺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早餐业态的产品线。
巴比食品最新投用的武汉智能制造中心
2月28日,巴比食品投资4.5亿元建设的武汉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投用,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7万㎡,是一个“超级中央厨房”,刘会平说,“这是我花4.5亿元送给湖北人民的礼物”。
作为最新一代的智能工厂,该中心集合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展览五大功能,其产能能够支撑起3000家门店的食品供应,为200万市民提供早餐面点。
连锁化经营的餐饮赛道竞争越来越卷,巴比食品业绩承压从2022年开始凸显。2020年至2023年,虽然年营收从9.75亿元跃升至16.3亿元,但净利润却从2021年的3.14亿元下滑到2023年的2.14亿元。
根据业绩快报公告,巴比食品2024年预计全年总营收16.71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9.64%。
公告称,业绩的回升得益于公司在2024年落实的全国化战略,以及加盟店数量的大举扩张。
巴比食品在2020年登陆A股之前,是风靡上海滩的“巴比馒头”。上市融资后,刘会平的扩张步伐明显加快,已经在全国建成五大中央厨房,各自覆盖周边300公里的配送区域。
刘会平在上海加盟商大会上(巴比食品 供图)
去年开始,巴比食品逐步在合肥开启加盟试水,店面名称也由上海人习惯的“馒头”改回“包子”,但是元新闻记者通过检索发现,目前合肥市面上仅有不足10家的巴比手工鲜肉包。
仅在本月,刘会平已经在杭州、苏州、上海和武汉连续举办加盟商大会,继续深耕下沉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刘会平告诉元新闻记者,2025年也将持续在合肥增加店面数量,并根据合肥当地喜欢咸鲜口感的特点,专门开发新产品供应当地。
03/“中央厨房战略”助力徽菜进击
上海一地的成功,并不能完全复制到外省。
刘会平最早于上海卖包子创业时,就因为不懂上海人的口味而生意惨淡、关门收场。
金陵汤包,远近闻名,是南京美食的一块瑰宝。王老虎在与刘会平的互动中,也曾隐晦地“警告”过他,“想像在上海、杭州一样在南京称霸,不可能”。
因此刘会平在南京市场采取并购整合的策略,去年一举将南京本土面点品牌蒸全味50余家门店收入麾下,其营收贡献占比约为南京工厂的10%。
刘会平(巴比食品 供图)
连锁化与中央厨房,是刘会平的两样法宝。
早在2003年,刘会平就对加盟店模式进行了浅尝,之后在2005年放开加盟后,巴比迎来快速发展期。2009年,刘会平斥资2000万元建设了首个中央厨房。
对于口味的研究,使他对于家乡徽菜的走出去有了更深的思考,巴比食品仅仅立足中式餐饮的细分赛道,“对于徽菜的振兴与发展,我不能给出专业化的建议,但是从巴比的经营理念上来说,或许能够带来些许启发”,刘会平说。
传统徽菜以“三重”(重油、重色、重味)为特色,但在上海等一线城市需适应健康饮食趋势和多元化口味。
“上海人的饮食习惯更加重视健康与品质,因此创新菜品研发、重视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刘会平介绍,可开发一些低脂、低油、低热量的徽菜改良新品推向市场,或充分尝试与不同菜系元素的融合。
徽菜的发展与徽商文化密不可分。历史上,徽商通过开设徽菜馆将家乡风味带到全国,明清时期上海已有500余家徽菜馆,奠定了徽菜的文化基础。
“文化的输出是餐饮的叠加红利,徽菜在上海已有成功试水,将徽州文化元素融入餐厅的装修、菜品介绍以及服务流程,使食客在就餐的同时收获独特的体验。”
得益于巴比食品的中央厨房战略,刘会平认为徽菜全国化的核心也在于供应链管理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加快种植养殖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品质和安全性。利用‘基地+物流+配餐中心’的供应链优势,建设‘徽菜中央厨房’,推动徽菜供应链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支持、大众消费预期的回升,刘会平带领巴比食品持续扩充业务板块和食品品类,他早年的愿景和老乡鸡的束从轩相同,要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把中式包子卖遍全球”。
徽菜“走出去”的本质,实则是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商业逻辑的一场碰撞。刘会平和万千徽菜企业一样,都在答题。
来源: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