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山科技这只股票在我8月16号的文章中有提到如果股价突破6.30元,将打开上行空间。现在的价格来到了8.55元。
岩山科技这只股票在我8月16号的文章中有提到如果股价突破6.30元,将打开上行空间。现在的价格来到了8.55元。
未来走势呈现“高弹性与高风险并存”的特征,其核心驱动逻辑围绕AI技术商业化进度、政策红利释放及资金博弈展开。结合最新财报、行业动态及市场情绪,再次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驱动因素与市场预期
1.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①智能驾驶领域:子公司Nullmax纽劢科技的“真无图”辅助驾驶方案已获上汽、奇瑞等车企定点量产项目,并通过欧洲TISAX® AL3信息安全认证,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若2025年订单规模突破5亿元(当前预期),将显著提升营收贡献。
②脑机接口技术:岩思类脑研究院与华山医院合作开发的“声母/韵母-音节-单字-语句”四级解码架构,已实现神经信号到完整语句的直接解读,相关助眠设备计划2025年底上市 。医疗认证(如NMPA)若提前完成,可能成为股价催化剂。
③生成式AI(AIGC):Yan2.0模型新增“记忆模块”并拓展多模态能力,与头部厂商合作的AIPC已签订量产框架协议,医疗领域的智慧病历系统上线后效率提升30% 。若企业端付费用户快速增长,有望改善毛利率(当前AI业务毛利率约35%)。
2. 政策红利与行业景气度
①顶层设计支持:国务院8月26日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未来十年AI发展战略,重点支持算力基建、产业融合及安全治理。岩山科技在智能驾驶、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布局与政策方向高度契合,可能获得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资源倾斜。
②行业资金热度:AI算力板块近期持续火爆,基金重仓的“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近三个月平均涨幅超100%。岩山科技作为“人脑工程+华为鸿蒙+人工智能”概念龙头,8月29日位居同花顺热榜第一,市场关注度极高。
3. 资金博弈与股东结构
①短期情绪驱动:8月25日中报披露后,公司连续三日放量上涨(累计涨幅29.8%),融资余额激增11.42亿元,显示杠杆资金积极入场。但需警惕高换手风险(8月29日成交额达136.85亿元,创年内新高)。
②股东行为分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高盛国际、摩根士丹利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而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5.82%至8433.53万股。员工持股计划减持77.44%、北向资金减持55.36%,反映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 。
二、股价走势预测与情景推演
1. 乐观情景(概率30%):技术突破与政策共振
触发条件:
①Nullmax纽劢科技获得国际车企(如Stellantis)定点订单,或岩思类脑医疗设备通过NMPA认证;
②国务院“人工智能+”政策细则落地,明确对脑机接口、智能驾驶的专项补贴;
③8月30日收盘价8.55元基础上,量能维持在日均10亿元以上,突破前高8.8-9.0元压力位。继续打开上行空间。
那么其走势:
短期(1-2个月):11.0-12.0元(对应市值620-680亿元),涨幅28%-40%;
中期(6个月):15.0-18.0元(对应市值850-1020亿元),需AI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0%以上。
2. 中性情景(概率50%):高位震荡与业绩验证
触发条件:
②市场风格切换至消费、新能源等板块,AI资金分流;
③量能萎缩至日均5-8亿元,股价在8.0-9.0元区间波动。
那么其走势:
短期(1-2个月):7.5-9.0元(对应市值425-510亿元),振幅约17%;
中期(6个月):9.5-11.0元(对应市值540-620亿元),需2025Q3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3. 悲观情景(概率20%):估值泡沫破裂与资金撤离
触发条件:
①智能驾驶技术路线被华为ADS、特斯拉FSD压制,订单流失;
②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数据不及预期,医疗认证推迟;
③股东减持加速(如员工持股计划剩余份额清仓),融资盘强制平仓引发踩踏。
那么其走势:
短期(1-2个月):6.5-7.0元(对应市值368-396亿元),回调25%-29%;
中期(6个月):5.0-6.0元(对应市值283-339亿元),需动态PE回归至行业均值(约100倍)。
结论
岩山科技的股价未来走势高度依赖“技术突破-政策催化-资金接力”的三重共振。
短期来看,在市场情绪高涨和政策利好预期下,存在冲击11-12元的可能性,但需警惕高估值、股东减持及技术面顶背驰风险。
中长期而言,若2025-2026年AI业务营收占比突破50%且净利润率提升至15%以上,有望打开15-18元的上升空间;
反之,若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股价可能回归5-6元的合理估值区间。
你上纯属分析整理后的个人观点分享。
特别、特别提醒,不具备任何投资建议进引导,请慎重甄别。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