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梅拉宾法则(搞好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0:02 2

摘要:人活于世,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免不了与人打交道。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也会遇到困惑和挫折,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杨博士说心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群居动物。”

人活于世,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免不了与人打交道。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也会遇到困惑和挫折,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比如,有时候,我们明明不是那个意思,却偏偏被对方误会;费尽心思解释,却无法让对方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在某些场合,我们的话语明明很有道理,却难以打动他人……

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法则 —— 梅拉宾法则

这个法则强调了沟通中非语言成分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搞好人际关系不是靠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靠送礼,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高效地通过沟通,展示自己的价值。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一、梅拉宾法则:7-38-55的秘密

梅拉宾法则,也称为 “7-38-55 定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最早提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伯特・梅拉宾通过10年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口头和非口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得出了结论,并在1971年出版的《沉默的信息》(Silent Messages)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该法则指出, 在人们进行面对面沟通时,信息的全部表达由 7% 的语言内容、38% 的语音语调以及 55% 的肢体语言组成。

在人们进行面对面沟通时,信息的全部表达由 7% 的语言内容、38% 的语音语调以及 55% 的肢体语言组成。

这意味着,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对方对我们传达信息的理解和感受,只有 7%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而高达 93% 取决于我们的肢体动作和声音语调。

也就是说,即使言语内容传递的信息积极正面,但如果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与之相悖,对方接收到的信息也可能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祝贺朋友升职时,若是面带微笑,眼神真诚,语气热情,对方会真切感受到我们的喜悦和祝福。

可要是面无表情,语气平淡,即便言语表达的是祝贺之意,朋友可能也会觉得我们不够真诚,没有真正为他的成功感到高兴。

再比如,倘若一个人总是面无表情地对着你说话,即便对方说得有理,你还有兴致继续往下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你在与对方对话时,不仅只是接收语言,还会一同接收他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这些是理解他这段对话的重要辅助信息,甚至比语言信息更重要。

说什么很重要,但他以什么姿态说的,同样很重要。

二、肢体语言,无声胜有声

肢体语言作为梅拉宾法则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是人际交往中最直观的非言语信号。

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姿势,都可能在瞬间传递丰富的信息,有时甚至比言语更能打动人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表情暴力”。顾名思义就是, 一个人总是摆出一张难看的脸,对沟通对象来说无疑是一种暴力侵犯。

不管是家庭之间,还是团队之间,遇到矛盾、分歧的时候,不要总是板着脸、皱着眉与对方说话。

一旦你持续展现出消极的面部表情,如皱眉、撇嘴或冷漠,这种表情会无形中传递出负面情绪,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和不适。这种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他人的心情,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2017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个团队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肢体语言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研究。

该研究通过模拟社交互动的实验,观察了不同肢体姿态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对象包括150对陌生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交流,结果显示:

当参与者采取开放式肢体语言(如微笑、手臂不交叉、身体向前倾)时,86% 的对方更愿意与之进一步交往。

而当参与者采用封闭式肢体语言(如双臂交叉、身体后倾)时,72% 的人对他们表现出不信任或疏远感。

你看,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无声胜有声。

三、语音语调,是内在情绪的“显示器”

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语调表达,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当我们表达兴奋和喜悦时,语调通常会升高,语速加快,声音更富有活力。而当我们感到沮丧或失望时,语调会降低,语速变慢,声音也会显得低沉无力。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的一项研究,实验参与者在听同样内容的对话时,情感上的反应差异很大。

当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时,参与者能更准确地辨别对方的情绪,误判率仅为15%;但如果语调缺乏情感波动,误判率则高达45%。

这表明,语调在传递情感信息上具有决定性作用,能有效影响关系的走向。

作家梁爽曾在书里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一次,她的父母前来小住。晚上父母入睡后,她和老公兴致勃勃地坐在客厅看一档辩论节目。

看到中途,两人为了维护各自支持的辩方,不禁争吵了起来,声音不受控制地也大了起来。

这时,老公给她比了个“嘘”的噤声手势,她才意识到父母已经睡了,于是赶忙压低了声音。

结果,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当她轻声细语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两人竟然和谐地看完了整个节目。因为在她开始小声说话后,她的语速变慢了,语气变得轻柔,态度变得温和,不再像刚才那样激动了。

那次经历让梁爽意识到,“大声嚷嚷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小声说话才能拉近彼此的感情。”从此她戒掉了高声说话,和老公沟通时都会选择低分贝说话。

你看,同样的话,语音语调不一样,那么听众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四、如何运用梅拉宾法则?

那么,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坚持梅拉宾法则呢?这里提供几个建议:

1.重视非语言信息的表达

梅拉宾法则告诉我们,沟通不只是说话,更是一场“全身投入”的表达。

以往你可能过度聚焦言语内容,却忽略了肢体、音调等方面的作用。从现在起,你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肢体动作,刻意地去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让它与我们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图相匹配。

比如,在表达关心时,语调可以轻柔一些;在强调重点时,语速可以放慢,语调可以加重。

在向他人道歉时,不仅要真诚地说出 “对不起”,还要配以诚恳的眼神、微微低头的姿势和略带歉意的语调。

千万别做“闷头说话”的人,而是要全方位调动自己,塑造饱满立体的沟通形象。

2.加强对自身情绪的管理

为什么要加强情绪管理?因为我们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语音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

如果我们处于愤怒或焦虑的情绪中,很可能会不自觉地通过尖锐的语调、紧绷的表情和不安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这样会给对方带来负面的感受,影响沟通效果。

所以,在沟通前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人。

可以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告诉自己不要被对方的行为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理智。

3.真诚是沟通的必杀技

为什么有时候沟通不顺畅?关键就在于沟通的一方或者双方不真诚,总想从别人身上占便宜。你的语言表达和内心所想不统一时,就很难做到真诚。

但是,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好的关系是建立在良性社交的基础之上的,即你付出善意的同时,也能收回相应的好感。

所以,不要想着占对方的便宜,而是要有同理心,要有推己及人的理解,能够感知和共鸣对方的情感,做到利他,做到互惠,这样人际既往就是良性的社交。

另外,正如俗话所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真诚的微笑能立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比较正向或者是正能量的时候,比如说你的微笑,你站得很挺拔,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另一方面,你的肢体语言,你的表情也可以反过来影响你的心情。所以如果你觉得不是很开心,有些低落的话,就尽量努力地去笑一笑,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总之, 梅拉宾法则的三个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将肢体语言、声音语调与言语内容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来源:经济观察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