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障碍设施权益保障服务:畅通 “生活路” 的便利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9:38 1

摘要:“刘爷爷,您反映的小区单元门没有无障碍坡道,轮椅无法进入,这不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我们帮您向住建部门投诉,要求加装坡道~” 在广东深圳某社区的 “老年无障碍设施权益保障站”,无障碍设施志愿者小赵正为老人推动问题解决。这项服务专为老年人保障无障碍设施权益

“刘爷爷,您反映的小区单元门没有无障碍坡道,轮椅无法进入,这不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我们帮您向住建部门投诉,要求加装坡道~” 在广东深圳某社区的 “老年无障碍设施权益保障站”,无障碍设施志愿者小赵正为老人推动问题解决。这项服务专为老年人保障无障碍设施权益,涵盖居住小区、公共场所、交通站点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与使用,确保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者)出行、生活无障碍。

服务的重点是 “设施排查与问题整改”:志愿者会定期排查社区内无障碍设施情况,如 “单元门是否有无障碍坡道”“电梯是否有语音播报和盲文按钮”“公厕是否有老年无障碍厕位”,发现问题后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跟进整改;协助老年人反馈无障碍设施损坏问题,如 “盲道被占用”“无障碍电梯无法使用”,推动及时维修。刘爷爷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需依赖轮椅出行,小区单元门无坡道让他 “半年没下过楼”,经小赵协助后,“小区不仅加装了坡道,还在电梯里加了语音播报,现在每天都能下楼散步了”。

服务站还会开展 “无障碍设施科普课”,讲解《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 “老年人无障碍权益” 条款;组织 “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体验无障碍设施,了解老年人需求。目前,该服务已推动深圳 100 个小区、50 个公共场所完善无障碍设施,老年人无障碍出行满意度从 55% 提升到 90%。在推动无障碍设施整改的过程中,小赵和志愿者们发现,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公众对老年人需求的认知不足。一次社区座谈会上,有居民提出疑问:"无障碍坡道使用率不高,为什么一定要建?"小赵立即邀请几位坐轮椅的老人现场演示:80岁的李奶奶尝试通过三级台阶时,轮椅前轮卡在台阶边缘剧烈晃动,引得众人惊呼。这个直观的展示让居民们意识到,看似"偶尔用得上"的设施,对特定群体却是生命线。

服务站因此升级了服务模式,推出"无障碍设施共治计划"。他们培训物业人员掌握《无障碍设计规范》要点,在新建花坛时主动留出盲道间距;联合商户成立"无障碍联盟",餐馆老板王先生在志愿者建议下,将台阶改建为可拆卸坡道,既满足日常经营又兼顾特殊需求。这种"整改+教育"的组合拳效果显著,某小区在加装坡道后,居民们还自发成立了"无障碍设施守护队",定期清理坡道积雪、制止电动车占用盲道。

更令人欣喜的是,科技力量正在融入这项事业。服务站最近试点"无障碍设施云监管"系统,老年人在小程序上传问题照片,智能平台会自动匹配责任部门。当视障的张阿姨发现地铁口盲道破损,她用语音指令上报后,维修人员2小时内就完成了修复。这些创新让无障碍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目前已有30个社区接入该系统,问题平均解决时效缩短了60%。

"真正的无障碍不仅是设施完善,更是人心的畅通。"小赵翻着最新的满意度调查报告说。现在走进这些社区,能看到儿童推车和轮椅并行在坡道上,年轻人会自然地为视障者描述电梯按钮位置,这些温暖的细节,正是城市文明最好的注脚。服务站下一步计划将经验编制成《适老化改造指南》,让更多城市听见"沉默少数"的声音。


面向下一个百年

科技创新赋能 • 共绘福祉蓝图

2025福祉康复博览会

想要参与展会(免费),请复制以下链接到网址搜索栏进行报名:

https://www.crexpo.cn/links?id=812


来源:养老福祉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