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护野生鸟类是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野生鸟类在传播种子、控制害虫、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鸟类资源,每一位公民都应知法守法,共同守护这些“蓝天精灵”。
保护“野生鸟类”
保护野生鸟类是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野生鸟类在传播种子、控制害虫、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鸟类资源,每一位公民都应知法守法,共同守护这些“蓝天精灵”。
01、常见违法行为
非法捕猎野生鸟类:使用粘网、毒饵、猎枪等工具捕猎野生鸟类(包括麻雀、画眉、红喉歌鸲等),尤其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非法交易鸟类及其制品:买卖野生鸟类活体、标本或羽毛制品(如鹦鹉、猛禽制品),或通过网络平台非法销售。
破坏鸟类栖息地:填埋湿地、砍伐鸟巢树木、在繁殖期噪音干扰等破坏栖息环境等行为。
随意放生外来鸟类:未经科学评估放生巴西龟、非洲灰鹦鹉等外来物种,导致生态入侵。
02、相关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 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捕鸟网、地枪、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但因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以及植保作业等除外。
前款规定以外的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并公布。
03、如何参与鸟类保护?
不参与非法行为:坚决不购买、不食用野生鸟类(如 “麻雀宴”“野鸽汤”),不购买野生鸟类作为宠物(如画眉、百灵鸟),不收集鸟类羽毛、鸟蛋。减少对鸟类的干扰:在观鸟时保持安静,不靠近鸟巢;不使用闪光灯拍照;在公园、小区不随意投喂鸟类(避免投喂面包、薯片等 “不健康食物”,可选择小米、谷物,且需在指定区域)。主动参与保护行动:加入当地观鸟协会、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参与 “鸟类调查”“湿地垃圾清理” 等志愿活动;发现非法捕猎(如粘网、毒饵)、受伤鸟类,及时拨打当地林业部门电话(如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接)或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电话。践行绿色生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如购物袋、吸管),避免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不随意丢弃农药瓶、电池等有毒物品,保护鸟类生态环境。保护野生鸟类,本质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一只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到一群候鸟在湿地停歇,每一个鸟类的“身影”,都是生态系统健康的“信号”。只有当我们将“保护”融入日常,才能让野生鸟类与人类共享蓝天、绿地、碧水。让我们一起以法律为盾,为鸟类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
来源:西安高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