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5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国际军事与政治圈引发轩然大波——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萨德尔公开指责俄罗斯“向以色列提供情报”。这一言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让本就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更添几分迷雾。
据多家中东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5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国际军事与政治圈引发轩然大波——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萨德尔公开指责俄罗斯“向以色列提供情报”。这一言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让本就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更添几分迷雾。
萨德尔给出的理由看似“有理有据”。其一,在伊以“12天战争”中,以色列仿佛开了“天眼”,对伊朗的所有防御设施进行了“精准瞄准”。这种精准打击程度,让伊朗方面怀疑背后有“高人”指点,而俄罗斯便成了被怀疑的对象。其二,俄罗斯在军事装备销售上的“区别对待”也让伊朗心生不满。俄罗斯将先进的S - 400防空系统卖给了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却未售予伊朗,甚至在卖苏 - 35战斗机时也是“扭扭捏捏”,态度暧昧。基于这两点,萨德尔认为,尽管俄伊在2025年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但俄罗斯并非真心与伊朗站在同一阵营,伊朗不应盲目信任俄罗斯。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在伊朗政治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它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领导和任命,既是最高领袖的“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又能对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监督,权力范围广泛。委员会成员的言论往往具有深远影响,甚至有可能代表着哈梅内伊不便明说的立场。因此,萨德尔此次公开表态,无疑给俄伊关系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让人不禁猜测,这两国之间的友谊小船是否真的要翻了?
指责背后:是事实还是借口?
然而,对于熟悉国际关系的专业人士而言,萨德尔的这两条理由实在难以站得住脚。先看以色列对伊朗防御设施的“精准打击”。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素以神通广大、手段高明著称,其在伊朗内部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多年来,摩萨德通过多种手段,在伊朗境内培养了大量线人,构建起了一张庞大而严密的情报网络。可以说,以色列对伊朗内部情况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而非依赖俄罗斯的“情报输送”。将以色列的精准打击归咎于俄罗斯,无疑是对摩萨德情报工作能力的低估,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猜测。
再看俄罗斯在军事装备销售上的策略。俄罗斯将S - 400卖给土耳其,并非简单的“亲疏有别”,而是基于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土耳其地处欧亚交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俄罗斯向土耳其出售S - 400,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土耳其的军事合作,提升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北约其他国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而对于伊朗,俄罗斯在军事装备销售上保持谨慎态度,也是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俄罗斯在向伊朗出售先进武器时,不得不权衡可能引发的国际反应和地缘政治风险。因此,不能仅凭军事装备的销售情况就断定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亲疏。
伊朗方面突然抛出这些略显牵强的理由,背后或许另有隐情。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风云变幻,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伊朗在与俄罗斯合作的过程中,可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对俄罗斯的某些做法存在不满。此次借萨德尔之口公开指责俄罗斯,或许是伊朗试图在双边关系中争取更多主动权,重新调整与俄罗斯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也有可能是在国际舆论场上制造话题,引起各方关注,为自身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争取更多支持和筹码。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