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侯景对萧梁王朝犯下的滔天罪行,早已激起了建康城外的梁朝官兵的愤怒,虽然勤王兵力迟迟未到,但与侯景战斗、从侯景手中夺回大梁王朝江山的军事力量正在集聚形成。
侯景像
侯景对萧梁王朝犯下的滔天罪行,早已激起了建康城外的梁朝官兵的愤怒,虽然勤王兵力迟迟未到,但与侯景战斗、从侯景手中夺回大梁王朝江山的军事力量正在集聚形成。
侯景汉“太始”二年(552年)正月,在梁湘东王萧绎(后来的梁元帝)协同下,被萧绎任命为大都督的王僧辩,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开始水陆并进,对侯景实施南北夹击。
当王僧辩的军队打到石头城西边时,沿江连营立栅,一直布阵到落星墩(今江西九江境内)。建康城的临江要塞石头城首先被攻破。
当王僧辩的军队在芜湖一带大破侯景军队后,侯景是大惧涕下,“覆面引衾卧,良久方起”。不可一世的侯景知道自己遇上了硬茬,遇到了克星。
侯景为报复王僧辩,竟派人将王僧辩父亲的墓挖开,剖棺焚尸。
这种做法更激起王僧辨军队的士气,将侯景的沿江防线和城市周边防线进行全面突破。
侯景吓得不敢进入他的皇宫,带着散兵,仓惶逃出建康城。
逃跑时,侯景用皮囊盛住两个在南京生下的小儿子,将他们挂在马鞍上一路狂奔,颠簸逃命。
侯景的军队在吴郡松江一带再次被梁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侯景与心腹数十人乘单舸,由海路逃亡。当他们逃到壶豆洲(亦作湖豆洲,今南通成陆前地名)这个地方时,侯景被前太子舍人羊鲲杀死。
羊鲲很快将侯景的尸体送给王僧辩,由他来作统一处理。
侯景僭伪“汉”政权,至此宣告彻底灭亡。其前后存在时间,虽跨两个年头一百二十日,如果除去其最后逃亡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县)的时间到被斩,实际在建康城皇宫中当皇帝的时间,也只有十旬100天而已。
当年梁武帝萧衍曾经预言:“侯景必得为帝,但在位时间不会长久,破‘侯景’二字,为‘小人百日天子’。当做一百天皇帝。”
梁武帝的掐算果然应验了,从这一点看,还真不愧为是一位佛学大师级人物。
王僧辩将侯景的两只手截断,送给北齐的文宣帝高洋;将其头颅割下,送给位于江陵的“西台”军事指挥部;将侯景的无头无手尸体,送到建康城“曝尸”。为防止尸体腐烂,王僧辩还让人先用盐将侯景的尸体封护了一下,便于送到建康城,让人民对其公审。
建康城百姓对侯景早已恨之入骨,纷纷上前“屠脍噉食”,吃侯景的肉以解恨。连被迫成为其妻的溧阳公主,也吃侯景的肉以解心头之恨。
侯景的肉很快给吃光了,愤怒仇恨已极的人们又把侯景的尸骨焚烧成灰,掺和酒水给喝了,好让这个恶魔永远不得转世还魂。
当侯景的头颅传到江陵时,萧绎命枭之于市三日,然后将其头颅下锅煮烂,仅剩骷髅,再用油漆将其油漆后晾干,放到武库里保存,以作警示教材用,与篡夺西汉的王莽“待遇”相同。
侯景有5个儿子留在北齐,侯景被灭后,大儿子被剥皮后,用锅煮死;其余4个儿子被阉割后,同样用锅煮死。恶魔不得人心,殃及子孙。
历史再次表明,倒行逆施、恃武嗜杀、草菅人命者,盗篡皇权、横行无忌、德不配位者,其得意之日,就是其灭亡之时,不仅自己身败名裂,必然会迅速遭到灭顶灭族之灾。
建康城得以收复,梁朝政权又回到了萧姓手中。
虽然如此,萧姓王朝已经被侯景之乱耗尽了力气,元气大伤。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加剧了南朝弱、北朝强格局的形成。
5年后的公元557年,出身江南寒门的陈霸先取代了梁朝,建立了陈朝。历史进入“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阶段。陈霸先之所以能够称帝,也与他在平息侯景之乱中的战绩突出和势力趁势发展壮大分不开。一个王朝要灭亡,往往是拯救他的这个人,最后反而成了这个王朝的掘墓人。
至于陈霸先与王僧辩之间的一段恩怨,陈霸先如何袭杀王僧辩,容另文陈述。
在六朝时空下,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的“桓玄之乱”建立的“桓楚”政权和“侯景之乱”建立的“侯汉”政权,如果以凑数字、愈多愈好的朴素感情来谈南京建都史,我们能将这两个僭伪政权算在内吗?显然不能。
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中,通过对在今日之南京先后建立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的历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称这六个政权为“六朝”,承认了其政权存在的合理性,接纳这六个政权进入华夏正统系列。后来的正史将“桓楚”“侯汉”两个僭伪政权打入另册,从而确保了六朝史学天空的清净纯洁。
作为今天的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南京的人们,我们不仅要知晓“六朝”的来历,更要知晓,“六朝”中没有在当时时空下即已出现的“桓楚”“侯汉”两个僭伪政权。同时更要明白,“六朝”中从来就没有后来的大明王朝。
南京是在唐代人“六朝”基础上,再加上开幕与落幕都在南京完成的大明朝的“七朝古都”。
本篇连载完。内容主要摘自束有春著《七朝古都南京》一书。2025年8月27日于金陵四合斋。
束有春,文学硕士,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史专家、文物保护专家、文化学者。先后在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博物院、原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任教、任职。《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
来源:彩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