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长卷以1931年至1945年的时间脉络为轴,系统记录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形式上,作品选用浅米黄色仿古宣纸,打破单一字体限制,以“山河破碎烽火初燃”“砥柱中流血肉长城”“艰苦卓绝星火燎原”“日月重光浩气长存”为四大篇章的标题,分别采用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创作
近日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涪陵第十二中学校校长苏银
耗时近三个月
精心创作完成了一幅
80米书法长卷
以笔墨为纽带
串联中国人民14年抗战记忆
用艺术语言抒发对历史的铭记
与对和平的珍视
涪陵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及涪陵第十二中学校老师观摩创作
该长卷以1931年至1945年的时间脉络为轴,系统记录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形式上,作品选用浅米黄色仿古宣纸,打破单一字体限制,以“山河破碎烽火初燃”“砥柱中流血肉长城”“艰苦卓绝星火燎原”“日月重光浩气长存”为四大篇章的标题,分别采用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创作,让不同书体的风格与各阶段抗战历史的氛围相呼应;内容上,紧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核心,开篇以毛泽东同志《祭黄帝陵文》起笔,依次呈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重大历史事件,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使观者在欣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沉浸式感受抗战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精神的力量。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涪陵第十二中学校校长苏银(白色衬衣)介绍作品
苏银说,从构思、收集资料到完成创作,对他而言是一次“重温历史的精神洗礼”。选择80米长度,正是为了呼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既想用书法艺术致敬先烈,也希望以师生熟悉的文化形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希望学生们不仅能看懂书法的美,更能读懂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
80米书法长卷
涪陵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姚德良说:“这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一部‘用笔墨写就的抗战史’,将历史叙事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形式。”
这幅80米书法长卷将在涪陵第十二中学校展出,供全校学生观摩交流,学校还将以此为依托开展“课堂之外的思政课”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这幅特殊的“艺术教材”成为弘扬抗战精神、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点亮 和让更多小伙伴知道
来源:涪陵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