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叶是洛宁县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洛宁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的总基调,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质量信誉为主线,以促进烟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着力稳烟田、稳烟区、稳烟农,全面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烟叶是洛宁县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洛宁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的总基调,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质量信誉为主线,以促进烟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着力稳烟田、稳烟区、稳烟农,全面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洛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烟叶产业发展作为“重头戏”,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烟叶生产工作专班,将烟叶产业发展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今年以来,先后召开烟叶专题会议2次、现场会议1次。专班领导深入一线,逐乡镇开展政策解读、核算收入等工作,倾听乡镇诉求,解决实际难题,提升发展信心。出台《2025年烟叶生产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将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下达到乡村、山头地块,逐级签订烟叶生产目标责任书,夯实责任主体。同时,科学编制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一年有大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基本改观”的规划,力争到2027年实现烟田面积10万亩左右,年产烟叶稳定在20万担左右,烟农种烟总收入3亿元以上,烟叶税收6600万元以上,全力推动洛宁烟叶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全省烟叶强县。
在宣讲方面,洛宁县组建由烟叶技术专家牵头的宣讲队伍,推行“烟农+专家+课堂培训+实地操作”的精准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烟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烘烤、分级保管、农机使用等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推广“井窖式”移栽、合理留叶、落实“3个1”、豆浆灌根等新技术、新要求,确保每户都有一名技术“明白人”。同时,在全县13个种烟乡镇新聘用烟草技术员165名,对烟叶生产环节开展网格化技术指导,实现烟叶全链条技术支撑。依托三大中烟集团,组建烟叶合作社5个,解决分户单干、分散弱小、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助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洛阳市烟草局科技中心整体下沉烟叶小镇的优势,科学指导烟农开展良种、良田、良法配套施用。
洛宁县强化项目支撑,发挥集群效益。依托烟叶小镇建设,在小界乡投资6000万元,建成育苗大棚、烘烤工场、标准化中心烟站、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烟草青干班培训基地、自然博物馆、烟叶品种试验站、新型农民学习中心,建强核心烟区,辐射服务周边1.2万亩烟田生产。投资1300万元建设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基地,对全县烟杆进行回收综合利用,年生产加工能力突破1万吨,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投资390万元率先在全省建设智慧烟田系统,利用手机端采集数据,实时监测育苗、田管、烘烤等过程,推动烟叶生产管理由粗放型经验管理向科学型智能管理转变。
今年以来,全县购进硫酸钾1984.24吨、无机复混肥1981.58吨、氮钾二元复合肥662.57吨、地膜529.5吨、菜籽饼肥1980吨、复合微生物肥料720吨,购置井窖式移栽打穴器1248台,确保烟叶起垄期间各项涉烟物资供应“不断线”。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落细,全县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截至3月上旬,全县落实烟田面积9万亩,完成烟田起垄5.4万亩,完成大棚育苗备播464棚,开展各类宣讲110余期。( 来源:洛宁县委宣传部 作者:刘钦)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