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 2023 年首次尝试以来,兰州大学将体育馆等场馆改造为临时住宿区的做法已形成成熟体系。2025 年,榆中校区体育馆铺设了 500 张床位,配备全新被褥、24 小时热水和空调。家长通过 “智慧兰大” APP 提前预约,报到时凭身份证领取床品套装,夜间由学生志
兰州大学连续三年为新生家长提供免费住宿、承包第一碗牛肉面并赠送景区门票的举措,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暖心典范。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深度解读:
自 2023 年首次尝试以来,兰州大学将体育馆等场馆改造为临时住宿区的做法已形成成熟体系。2025 年,榆中校区体育馆铺设了 500 张床位,配备全新被褥、24 小时热水和空调。家长通过 “智慧兰大” APP 提前预约,报到时凭身份证领取床品套装,夜间由学生志愿者巡查值守。这一服务直接降低了家庭开支 —— 以 3 晚住宿计算,每个家庭平均节省约 1000 元,尤其惠及 62% 来自农村或工薪家庭的新生。周边酒店价格涨幅从往年的 150% 降至 80%,部分经济型酒店甚至维持原价,形成了 “学校让利、市场降温” 的良性互动。
“上车饺子下车面” 的民俗被转化为 “第一碗面兰大请” 活动。学校与马子禄、吾穆勒、舌尖尖等老字号合作,每日供应 5000 碗牛肉面,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即可免费领取。2025 年新增的 “甜醅子盲盒” 包含三炮台、灰豆子等 6 种西北特色甜品,随机发放的设计既保留惊喜感,又通过成分标注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安全。来自浙江的陈同学表示:“这碗面比任何欢迎标语都更让我觉得自己是兰州人。” 这种将地域文化融入迎新服务的设计,使新生在味蕾碰撞中快速建立对城市的情感联结。
甘肃省文旅厅与兰大联合推出的 “文旅迎新” 计划,为 1.2 万余名新生每人赠送一张 4A 级以上景区门票,覆盖敦煌鸣沙山、张掖丹霞、麦积山石窟等 39 个景点甘肃省人民政府。门票采用 “盲盒” 形式随机发放,有效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鼓励新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索陇原大地。这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实践,不仅助力新生了解甘肃的历史人文,更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分享,间接为当地旅游业引流。据统计,92% 的新生对入学体验给出 “非常满意” 评价,较 2022 年提升 27 个百分点。
兰大的举措超越了单纯的物质关怀,形成了 “住宿减负 — 文化浸润 — 社会联动” 的闭环。2025 年推出的 “三个一” 工程(一碗面、一份甜品、一张门票)与接驳车增开、地铁延长运营时间等服务协同,构建了政校合作的典范。这种模式已引发连锁反应:西北师范大学跟进推出 “教室临时住宿”,甘肃政法大学开放学生活动中心,兰州市公交系统也纳入迎新联动机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重塑了高校与城市的关系 —— 当新生手持景区门票探索甘肃时,实际上成为了地域文化的传播者。
在 “开学经济” 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兰大的 “地铺哲学” 展现了教育机构的责任担当。三年累计投入约 75 万元的成本,却为家庭间接节省 750 万元支出,实现了 “小投入大民生” 的社会效益。这种将人文关怀融入细节的实践,如夜间巡查的志愿者、标注成分的甜品盲盒、覆盖 39 个景区的门票体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正如一位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你们让我相信,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爱的港湾。”
从 2023 年的应急响应到 2025 年的体系化服务,兰州大学用三年时间将 “打地铺” 升华为教育品牌。这一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的温度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于能否在细节处看见人的需求。当新生家长在体育馆安然入睡,当学子们捧着牛肉面和景区门票开启新旅程,兰大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真正的大学之道,是让每个走进校门的人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的温暖。
#兰州大学给新生送福利能吸引你报考吗#
来源:京海读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