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人被授予“七一勋章”,坐在轮椅上,挺立身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抚摸着金光璀璨的“七一勋章”,他不由得感慨万千地说:“没想到,国家和人民还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
2021年6月29日,一位92岁高龄的战斗英雄被抬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老人被授予“七一勋章”,坐在轮椅上,挺立身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抚摸着金光璀璨的“七一勋章”,他不由得感慨万千地说:“没想到,国家和人民还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
这个人,就是王占山。
1938年,日本鬼子的铁蹄踏破王占山的老家河北丰南县。王占山年仅5岁的妹妹被日寇殴打而死。
对日本人的深仇大恨,深深刻在了年幼的王占山心中。为了保护乡亲们,他自愿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后来又加入了八路军游击队。
1948年8月的一天,王占山被指导员马占海拽进屋里:“马上要打大仗了,虽然你当兵的时间不长,但入党愿望很强烈,现在你愿意加入共产党吗?”
“党指挥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王占山坚定地说。从此以后,他跟随部队一路南征北战,在一次次炮火洗礼中,成长为战斗英雄。
朝鲜战争爆发后,王占山跟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当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了。这也是志愿军入朝以来火力最强的一场炮战,意义重大。
王占山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要夺下并守住408.1、408.2两座高地。在炮火的开路掩护下,仅用一个小时,志愿军就全部突破了南朝鲜军4个师的防御前沿阵地,也顺利占领了408.1和408.2。
7月16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失地。408.1和408.2两座高地成了敌人反扑的重点目标。
24岁的王占山率先请战:“请把守护高地的任务交给我们三排,保证完成任务。”
两天下来,志愿军先后击退了敌军16次进攻,可是自身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指导员身负重伤,不幸牺牲。在临死前,他用最后一口气将指挥权交给了王占山。
王占山带领76名战士坚守阵地4天4夜,多次击退敌人反扑。等到战斗结束,他已是身负4处重伤,留下38个弹孔,4天之后才从“鬼门关”闯了回来。苏醒后,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把阵地弄丢吧?
军医钦佩地对王占山说:“你的命可真大,38个窟窿还能活下来!”
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8年10月29日,他作为志愿军官兵代表的一员,在中南海怀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王占山一生,曾四次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这也是对他战功赫赫的褒奖。
从朝鲜战场归来,王占山先后担任一三五师司令部参谋、一六二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并于1979年9月被任命为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
尽管职务一再上升,但是他从未改变初心,多年来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1987年,王占山光荣离休。晚年的他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普及红色历史,先后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离休后,王占山依然严格约束自己与家人,不贪公家一分一毫。他的儿子王克林说:“父亲经常给我们提醒、拉袖子,不许我们越雷池半步。”
有一年,王占山所在干休所要实行老旧小区改造,翻新一栋楼。为此,军分区成立了项目考察组,王占山也在其中。当考察组赶到郑州时,一家建筑公司本来打算安排一顿午饭,但王占山拒绝了:“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王占山还时常嘱咐家人,一切靠自己,一定不能沾公家的光。他的家里陈设朴素简单,大部分家具和日用品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从1993年起,王占山就经常购买文具、书籍等,用于资助家附近的学校。这些年来,扶贫帮困、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每一次捐款他都没落下过。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王占山都用自己的无畏与坚守,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参考资料:
王占山:老英雄的红色人生
来源:崔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