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晚间,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30099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39%;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减亏,同比增长19.30%,经营质效稳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呈现
透过这份半年报,除了看到公司在核心经营数据上的积极变化,更能洞察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的战略定力与创新活力。
8月28日晚间,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30099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39%;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减亏,同比增长19.30%,经营质效稳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其中核心业务贡献尤为突出,基于订单明显增加、产能不断释放,模具业务与锂电业务共同构成营收主力。透过这份半年报,除了看到公司在核心经营数据上的积极变化,更能洞察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的战略定力与创新活力。
核心业务与新兴板块协同发力,推动应收稳健增长
聚焦各业务板块,上半年,作为核心支柱的模具业务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研发沉淀与精密制造能力,在进一步巩固汽车模具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通过定制化、个性化解决方案,不断深化与头部车企的合作粘性。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公司在关键部件方面的研发突破,公司锂电板块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营收规模显著扩大,增长潜力加速释放。
具体来看,宁波方正作为国内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汽车塑料模具制造商之一,拥有包括大型注塑模具、吹塑模具、精密模具三大类塑料模具生产线,其塑料模具及塑料零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覆盖德系、美系、日系、中系四大车系标准,核心客户涵盖萨玛汽车、佛吉亚、德科斯米尔、曼胡默尔、马勒、迪安、考泰斯等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延锋内饰、亚普股份、宁波华翔、京威股份等头部供应链企业紧密合作,形成战略合作矩阵。凭借与海内外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已构建扎实的营收基本盘,报告期内,模具业务实现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62.45%,贡献总营收的50.5%,毛利率提升5.99个百分点至16.37%。
半年报显示,目前宁波方正凭借在模具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正在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一方面,为下游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汽车所需的塑料制品,包括汽车单双色精密注塑件、电镀件、发动机周边功能件、汽车安全气囊、内饰装饰件等产品。上半年,公司塑料产品及配件的营收为6056.85万元,同比增长51.74%。
另一方面,智能装备业务主要拓展配套生产汽车内饰、灯具、动力系统及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自动化生产所需要的专业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报告期内,公司模具加智能装备自动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与萨玛汽车集团旗下SMRC、SMP等子公司参与方案设计及项目报价,顺利通过Motherson集团针对智能装备供应商的体系审核。同时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已进入全球佛瑞亚集团的供应商体系,并参与北美项目前期方案与询价,为宁波方正持续拓展北美市场奠定了合作基础。
在新兴板块方面,近年来,公司锚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牢牢把握轻量化与去碳化发展动态,着力加快汽车注塑模具对新材料、新工艺使用上的突破;紧跟新能源电车厂商最新布局,寻求汽车注塑模具以外的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机会。半年报显示,公司新能源结构件产品已成功配套宁德时代等行业头部企业,通过与优质客户的深度合作,产品工艺得到显著提升。公司还通过与日本工程设计公司、日本本土模具厂建立合作,在日本市场开拓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结构件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48.35%。
从产品端来看,近年来,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加大投资布局、导入优势资源,目前已成功布局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锂电池(包含储能系统与动力电池)模组导电连接件等业务,上半年,上述两项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04亿元、6856.0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6.99%、50.46%,展现出宁波方正新能源业务线的规模化发展潜力。
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同向发力,构筑长期增长驱动
当前,传统模具企业往往局限于单一生产环节,难以突破客户需求变化快、市场议价能力弱等发展困境。宁波方正的战略延伸,本质上是通过全链条能力建设,将业务边界从“提供模具行业关联产品”拓展至“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这种转变背后,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当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时,更需要的是能协同研发、快速响应、降本增效的战略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在锂电行业“反内卷”趋势凸显、“去芜存菁”的产能淘汰战加速的过程中,宁波方正的锂电业务正在通过技术、规模、产品三重差异化路径构建收益增长护城河,在行业洗牌中凸显优质产能的稀缺价值,凭借高质量创新品加快切入头部企业的高端供应链,有效规避低端市场价格竞争,增强前瞻布局形成的先发优势。
能够推动宁波方正加快转型升级、加码全新赛道,其背后最核心的驱动力正是多年积蓄的研发实力。随着模具行业、锂电行业存量竞争加剧,在其他企业以“更低价”你追我赶的当下,宁波方正依旧秉持“研发即竞争力”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108万元,较上年同期提升5.35%,旨在为下一个增长周期内的业务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公司已形成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平台,与多家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效开放的研发设计体系,创立跨部门敏捷研发机制,搭建CAE/CAD/CAM全链数字化设计平台,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建立“设计-工艺-生产”协同创新模型,从“精密设计层、智造工艺层、智能控制层”三方面形成核心技术矩阵,陆续攻克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目前公司拥有30余项新型专利。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宁波方正在汽车轻量化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一批研发成果已相继落地。其中,NFPP麻纤维板热压一体注塑已广泛应用于佛吉亚、富维安道拓等客户的项目;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碳纤维板热压注塑一体化模具(以塑代钢)已研发成功;此外,注塑微发泡技术从Mucell延伸到SGI、SGI加挤压技术等领域,并已实现投产。“进阶式”的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为公司长远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的市场空间。
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目前在墨西哥、沈阳、浙江宁海等多地建有生产基地。2019年以来,公司凭借生产线自动化升级和车间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制造优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设备水平、技术水准、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竞争实力大幅增强。同时,公司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管理和服务,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不仅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也减少了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及人力成本。
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与新能源产业浪潮的双重推动下,宁波方正将实现技术优势向市场份额的持续转化,依托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公司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跨越,实现营收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质量显著改善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